跳转到内容

和平统一方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Berthe留言 | 贡献2022年7月27日 (三) 20:26 建立内容为“thumb|[[福州市马尾区海岸在正对中华民国实际控制的馬祖列島处竖立有“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标语。]] '''和平统一'''即'''和平统一台湾'''<ref name="a3"/>、'''和平解放台湾'''<ref name="a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1955年5月公开提出解决臺灣問題的方针<ref name="a1"/><ref name="a2"/>。197…”的新页面)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福州市马尾区海岸在正对中华民国实际控制的馬祖列島处竖立有“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标语。

和平统一和平统一台湾[1]和平解放台湾[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1955年5月公开提出解决臺灣問題的方针[3][2]。1978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3]

历史沿革

1949年后,兩岸分治美軍協防台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试图解放台湾,但未成功。195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访问缅甸期间与缅甸总理吴努会谈时说:“如果美军撤退,我们可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如蒋介石接受,我们欢迎他派代表来北京谈判”;“只要蒋介石同意中国的和平与统一,同意和平解放台湾,并且派代表来北京谈判,我们相信即使蒋介石本人,中国人民也可以宽恕他[2]”。5月,总理周恩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3]。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2][1]

1956年后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局势稳定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在不同场合阐明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要点是:1.省亲会友,来去自由;2.既往不咎,立功受奖;3.国共合作,爱国一家;4.和平解放,互不破坏[2]。1963年,周恩来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1]

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内、国外政治环境发生变化。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对外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3]。1981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有關和平統一臺灣的九條方針政策」——葉九條。19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邓小平对外多次阐述“一国两制”[1]

1992年10月1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促进祖国统一。”[3]

参见

注释

  1. ^ 1.0 1.1 1.2 1.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责编:石希.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来源:中共中央统战部网站. [2022-07-28] (简体中文). 
  2. ^ 2.0 2.1 2.2 2.3 2.4 中国政府争取和平解放台湾.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2022-07-28] (简体中文). 
  3. ^ 3.0 3.1 3.2 3.3 3.4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中国政府网. [2022-07-28]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