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奥匈帝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11.248.0.81留言2013年7月22日 (一) 12:1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奧地利匈牙利雙元帝国
Österreichisch-Ungarische Monarchie德语
Osztrák-Magyar Monarchia匈牙利语
Monarchia Austro-Ungarica意大利语
1867年—1918年
奥匈国旗
国旗
奥匈国徽
国徽
国歌:Gott erhalte Franz den Kaiser
(天佑吾皇·弗朗茨)
吞併波斯尼亞後的奥匈帝国,為歐洲第二大國
吞併波斯尼亞後的奥匈帝国,為歐洲第二大國
首都维也纳(主首都)
布达佩斯
常用语言官方:德语匈牙利语捷克語波蘭語烏克蘭語羅馬尼亞語克羅地亞語義大利語塞爾維亞語
非官方:斯洛伐克語斯洛文尼亞語波士尼亞語盧森尼亞語意第绪语
宗教罗马天主教;以及新教东正教犹太教逊尼派伊斯兰教(吞并波斯尼亚后)
政府君主立宪制,通过二元君主制实现共主邦联
皇帝國王 
• 1848–1916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 1916–1918
卡爾一世
奥地利总理 
• 1867
弗里德里希·冯·博伊斯特(首任)
• 1918
海因里希·拉玛什(末任)
匈牙利总理 
• 1867–1871
久拉·安德拉什(首任)
• 1918
雅诺什·哈迪克(末任)
立法机构奥地利帝国议会
匈牙利王國议会
奥地利贵族院
匈牙利贵族院
奥地利众议院
匈牙利众议院
历史时期新帝國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战
1867年5月29日
• 捷克斯洛伐克獨立
1918年10月28日
• 南斯拉夫獨立
1918年10月29日
• 终结
1918年10月31日
• 解体条约(聖日耳曼條約)¹
1919年1920年
面积
1907年680,887平方公里
1910年676,615平方公里
1914年676,615平方公里
人口
• 1907年
48592000
• 1910年
51390223
• 1914年
52800000
货币莱茵盾
奥匈帝国克朗 (1892年–1916年)
前身
继承
奧地利帝國
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國
匈牙利民主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波蘭第二共和國
‎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
塞爾維亞王國
意大利王国
罗马尼亚王国
1) 聖日耳曼條約簽於1919年9月10日, 特里亚农条约簽於1920年6月4日.

奥匈帝国(德語:Ö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語Osztrák–Magyar Monarchia英語:Austria-Hungary)(旧译“奥斯马加”,即匈牙利语Osztrák–Magyar的音译),當時歐洲五大列強(英·法·德·奧·俄)之一,是存在于1867年1918年间的二元君主制歐洲強國,也是地跨中欧·東歐·南歐、幅員遼闊的世界級大國。

該國的首都設在維也納,但帝國在匈牙利部份的首都卻是布達佩斯。她是是與匈牙利贵族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争取维持原来的奥地利帝国时所达成的一个和解方法。當時的奧地利帝國匈牙利王國组成「維也納议会所代表的帝國皇冠領以及匈牙利圣伊什特万王冠领」的联盟,匈牙利国王与奥地利皇帝是同一个人。匈牙利境內,享有很大程度的的立法、行政、司法、税收、海关、鑄幣等自治权,但外交、国防、匯率等对外事务方面则与奥地利協同一致,统一由帝国的中央政府处理。

奧匈帝國是當時僅次於俄羅斯帝国歐洲第二面積大國;人口稍遜於俄羅斯帝国及德意志帝國,居於第三位;農業產量更是歐洲第一,遙遙領先法(當時為法蘭西第三共和)德俄三國;資源總量僅次於俄羅斯,原油產量更為歐洲之冠;工業化、國民教育程度稍遜於德法,遠遠高於俄羅斯;總動員兵力當之無愧為歐洲本土第一(不算各國殖民地及俄國在亞洲的部份)。[來源請求]

她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内政主要由组成它的十一个主要民族之间的商議所决定。当时欧洲各地民族独立思想不断发展,虽然奥匈帝国在其成立期间不断有民族起义和其它纠纷,但在它所存的约50年间整个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许多开明的改革得以施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後,由古老的皇室聯姻合併而來的舊帝國、終究抵不過境內獨立運動的風起雲湧,遂於解体。

奥匈帝国的建立:1867年的折衷方案

1867年2月建立奥匈帝国的折衷出于多种原因。在此之前,奥地利帝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1804年1867年)。但19世纪中叶以后,这个帝国被削弱了许多:1859年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它在意大利的势力被削弱;1866年普奥战争迫使它退出德意志邦联,同时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也非常不满。在帝国的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匈牙利对奥地利的统治不满出于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奥地利在俄罗斯帝國的支持下对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镇压。

为了保障奥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弗朗茨·约瑟夫皇帝与匈牙利的贵族举行谈判,寻求一个可以使他们支持他的折衷方案。一些政府官员劝告弗朗茨·约瑟夫与所有民族运动家谈判,来建立一个联邦国家。他们担心单独与匈牙利贵族谈判会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对。但弗朗茨·约瑟夫无法忽视匈牙利贵族的势力,而这些贵族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當時,罗马尼亚人斯拉夫人等少數民族亦曾要求參予政權,建立多元(七元)政府,但基於奧地利和匈牙利貴族的反對,此方案被廢除,而奥匈二元帝国則正式建立。

匈牙利贵族尤其要求皇帝特地在匈牙利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来证明匈牙利在帝国内的特权。他们还要求在布达佩斯设立一个有立法权的议会,这个议会设立的法律在历史上归属匈牙利王国的地区有效。这个议会的组成保证匈牙利人(尤其是其贵族和市民阶层的精英)在其中占多数,而国内众多的罗马尼亚人和斯拉夫人等少数民族则基本上无权。


政府结构

未吞併波斯尼亞的奧匈帝國。圖中顏色越深的識字率越高、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奧匈通過吞併識字率低的領土、以強制的日耳曼和匈牙利化教育來加強各民族的國家認同感;不過也大大增加了區域間的貧富差距和各民族的叛亂。

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和一个位于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奥地利各有各自的议会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权力理论上是至高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负责陆军海军外交和对外贸易

奥匈帝国内的一些地区如贾利希亚和克罗地亚享受特别地位,它们拥有特殊的政府形式。

两个地区的共同政府由一个共同部长会议组成,这个共同部长会议的成员包括三个部长(财政、军事和外交),两个地区的首相,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兩个议会各派出一个代表团,各六十人分别对共同部长会议的财政计划及其他議案討論,这样每个地区政府对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力,不過總括來說,議會的聯席是沒有甚麼真正的權力,因為它僅能互相提出照會,在奧、匈兩代表團兩次照會均無法達成共識時,才分別進行表決,由始至終它都不能對中央的事務進行共同辯論及質詢。行政上,最终共同政府的部长仅对皇帝负责,而非議會及人民,而皇帝本人有权对外交和军事政策作最后决定。两个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权力交叉往往导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军队在这方面受到阻碍。尽管军事是中央政府的职权范围,但奥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征兵、提供驻扎地、运输和补给,以及负责军队人员民事的和非军事事务的责任”。因此每个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决定有很强的影响力,而每个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个机会来扩大它们自己的权力。两个地区之间奥地利部分占总人口的约57%以及主要经济资源。从1867年开始两个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最大的争执是关于每个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纳多少费用的问题。在帝國組成初期,奧地利部份負擔帝國總體開支百分之七十,匈牙利部分負擔百分之三十。这个问题每十年进行一次协商,而每次协商都造成很大的争议。尤其是从1900年代中开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议会中民族主义者占多数和组织政府开始,这个争议问题造成了一个持久性的宪法危机。1907年10月和1917年11月,这个问题在一个“始终如旧”的基础上暂时获得解决。

外交

奥地利部分和匈牙利部分地区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态度也稍不相同。布达佩斯的政治家害怕帝国的扩大会使得匈牙利人的比例和影响变小。不过,帝国政府与德国在1879年结成德奥同盟,对付俄罗斯的同盟,则受到两个地区政府的欢迎,因为它们都将俄罗斯看作最大的军事威胁。

1878年柏林条约,奥匈帝国于1878年8月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08年10月它正式被并入帝国。这块地方被作为双方共同管理地区,并被率属于财政部管理。为解决这个不正常的状况一些维也纳的政治家考虑将这块地区与帝国南部的其它一些斯拉夫人占多数的地区合并为帝国的一个第三个地区。当地的克罗地亚人可能较为亲近维也纳,而非布达佩斯。

领土

奥匈帝国行政區劃

奥匈帝国内的王国及国家:
内莱塔尼亚: 1. 波希米亚, 2. 布科维纳, 3. 卡林西亚, 4. 卡尼鄂拉, 5. 達爾馬提亞, 6. 加利西亚, 7. 滨海省份, 8. 下奧地利, 9. 摩拉維亞, 10. 萨尔茨堡, 11. 西里西亚, 12. 施蒂利亚, 13. 提羅爾, 14. 上奧地利, 15. 福拉尔贝格; 外莱塔尼亚: 16. 匈牙利王国, 17. 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 帝国直辖省份: 18.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File:Austrian-Empire map de.svg.png
奧地利帝國時期的行政分區圖,在義大利的部份為數字19。可以看到在意大利統一戰爭後、奧匈帝國雖然失去了北意大利,但卻得到了波斯尼亞作為補償、面積不減反增;加上匈牙利人也成為統治階級、工業革命的迅速擴張,所以奧匈帝國無論在民族向心力上、工業實力上、還是在國土面積上也超過原來的奧地利帝國。
  • 内莱塔尼亚

莱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奥地利帝國;但广义的内莱塔尼亚还包括斯洛文尼亚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加里西亚达尔马提亚等地区。这部分被统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与领地”。

  • 外莱塔尼亚

莱塔河以东的部分、即匈牙利王國;但不僅包括匈牙利本土,而且还包括斯洛伐克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这部分领土被统称为『聖史蒂芬王冠领』。圣斯蒂芬一世是匈牙利的第一位基督教国王,他后来被尊为圣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新吞併的領土,是德國為奧國在普奧戰爭中丟失的意大利領土而做的補償。吞併后奧匈超越俄羅斯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成為巴爾幹半島上最大的勢力,間接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 天津:奧匈帝國租界

在當時中国清朝,奥匈帝国还佔有它第一個、也是唯一個海外领地—1030亩的天津奥租界。雖然簡稱為“奧租借”,但實際上租界內的建築物全是模仿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而建造的。

行政區劃

内莱塔尼亚的王国和帝國领地:
外莱塔尼亚和王國領地:
波斯尼亞帝國直轄區

波斯尼亚属于独立的帝国直辖省份,由匈牙利和奥地利共同管理。

經濟

在其存在的51年間,奧匈帝國的經濟發展很快。經濟GDP總量佔世界7%(英12.7%·美11%·德9%·法6.8%·俄5.9%·義2.5%·日1.3%),世界第四。技術的改進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在這51年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傳播到整個帝國。舊的封建主義制度不斷消失。維也納附近、奧地利腹地、阿爾卑斯山麓和波希米亞是經濟發展的中心。 19世紀末,匈牙利中心平原和喀爾巴阡山脈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很快。

整個帝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差相當大。總的來說西部的發展比東部高得多。 20世紀初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都很高。從1870年1913年,國家每人平均生產率每年約提高1.45%。與歐洲其它國家相比(英國1.00%,法國1.06%,德國1.51%),這個發展速度是比較高的。但國家的經濟發展的來說還是落後於其它國家,原因是它的起步比較晚。英國的數字約是奧匈帝國的三倍,德國是它的兩倍。這個粗的比較還無法體現帝國內部發展的不均衡性。

鐵路在奧匈帝國普及很快。 1841年奧匈帝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就已經從維也納出發在西部建立了一個鐵路核心。此時政府認識到鐵路的軍事意義,因此開始在其建設上大量投資。 布拉迪斯拉發、布達佩斯、布拉格克拉科夫格拉茨盧布爾雅那威尼斯都被聯入鐵路網。到1854年為止整個帝國內的鐵路網長度達2000千米,其中約60-70%為國有。由於1848年的革命和克里米亞戰爭帝國政府為解決其經濟困難開始將其鐵路出售給私人投資者。

從1854年到1879年幾乎所有的鐵路建設都是由私人投資完成的。在奧地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7952千米,在匈牙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5839千米。許多新的地區被連入鐵路網,現有的鐵路網被連接到一起。在此之前奧匈帝國的主要運輸工具是船運,鐵路網的發展使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得以協調。

1879年後政府開始慢慢地重新將鐵路網國有化。其主要原因是1870年代經濟蕭條使私人企業對鐵路的投資減緩了,無法滿足政府的要求。從1879年到1900年奧匈帝國修建了25000千米鐵路,大多數是補充已有的鐵路網。在東部也建立了新的鐵路。一些地區一直到此時才接通鐵路。鐵路網大大地降低了帝國內的運輸費用,為其內部經濟打開了新的市場。

1910年帝国内的宗教

奥匈帝国的宗教分佈
地区/宗教 全国 内莱塔尼亚 外莱塔尼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天主教 76.6% 90.9% 61.8% 22.9%
新教 8.9% 2.1% 19.0% 0%
东正教 8.7% 2.3% 14.3% 43.5%
犹太教 4.4% 4.7% 4.9% 0.6%
伊斯兰教 1.3% 0% 0% 32.7%

来源: 1910年12月31日的人口普查,刊于Geographischer Atlas zur Vaterlandskunde an der österreichischen Mittelschulen。K. u. k. Hof-Kartographische Anstalt G. Freytag & Berndt,维也纳,1911年。

1910年民族區域分佈

奥匈帝国民族组成,1910年人口普查
奥匈帝国民族组成
 日耳曼人 24%
 匈牙利人 20%
 捷克人 13%
 波兰人 10%
 乌克兰人 8%
 罗马尼亚人 6%
 克罗地亚人 5%
 斯洛伐克人 4%
 塞尔维亚人 4%
 斯洛文尼亚人 3%
 意大利人 3%

在帝国的两个部分起支配作用的两个民族其实都是少数民族:在奥地利部分,日耳曼人只佔36%,而在匈牙利部分,匈牙利人也不到半数。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意大利人都试图在奥地利部分获得更大的发言权。

同时在匈牙利部分,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向匈牙利人的统治挑战。罗马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还争取与新成立的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王国合并。相对于在奥地利部分的日耳曼统治者来说,匈牙利的统治者更不愿交出他们的权利。但1868年,在他们获得自主权一年后,他们授予克罗地亚王国部分自主权。

奥匈帝国内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语言的问题。哪些语言是官方语言或官用语言总是一个问题。少数民族总是希望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以及教育他们自己的语言。比如1897年4月5日奥地利首相下令在波希米亚将捷克语和德语作为同等的内部官方语言,结果受到整个帝国日耳曼民族主义者的抨击。最后这位首相被解任。

軍事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帝国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中出现了回光返照。以致到了战前,帝国居然依靠着广阔的领土(欧洲第二)、庞大的人口(5200万,欧洲第三)和不弱的工业实力(特别是军事工业),所以依然是欧洲乃至世界列强之一。正是这种幻觉、还有对德国保证的坚信,使帝国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争中,然后被战争击得粉碎。 帝国的军事官僚队伍并不缺乏人才,萨多瓦的战败,反倒使帝国迅速吸收了其原来的敌人普魯士、现在的盟友德意志帝國的经验,建立了自己的总参谋部和大规模动员体系。

兩大防衛軍

橙紅色部份為奧地利軍管轄之區域;淡粉色部份為匈牙利軍管轄之區域;藍紫色部份為新吞併的波斯尼亞、為兩國共同管理之區域。

反映到具体军事部署上,则是将原来作为后备军使用的“地方防卫军”(Landwehr)升格到正规军的位置,而由于该升格是和匈牙利自治同时开始的,所以,匈牙利得以被允许建立自己的“地方防卫军”(Honvéd)。 因此,到了战前,帝国陆军就由如下三部分部队构成:

奧地利皇家禁衛軍(BewaffneteMacht / Wehrmacht) 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Kaiserlich Königliche Landwehr,这里的皇家、是指奥地利皇帝,王、指的是波希米亚国王;然而波希米亚仅有王国之名,却没有如匈牙利一般的自治权)。这是帝国的非匈牙利部分(又称内莱塔尼亚地区)的地方防卫军,虽然被称为地方防卫军,然而却具备野战能力,只是根据法律规定,其部署和作战有一定地域限制,不像帝国国防军可以在帝国任意区域部署和作战。

匈牙利王家警衛軍(Honvéd) 其使命和性质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一样,是帝国的匈牙利部分(外莱塔尼亚地区)的地方防卫军,也属于正规野战部队。在军事行政管理方面,帝国国防军由维也纳的帝国战争部直接统辖,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由同样设在维也纳的奥地利地方防卫部管辖,王家匈牙利地方防卫军由设在佩斯港(现在布达佩斯的一部分,港口区域)的匈牙利地方防卫部管辖,而这两个地方防卫部,共同统于维也纳的帝国战争部。在军令指挥体系方面,由这三部分共同组成的帝国陆军,由维也纳的帝国总参谋部指挥。

軍政部門

从军政和军令向上引出的两条线,共同指向一个人:理论上的帝国军队最高统帅: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然而实质上,由于帝国已经立宪,君主对帝国战争部长的影响力已经不如帝国宰相,更由于君主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已经垂垂老矣,军令指挥权实质上是由总参谋长在行使,在战争初期灾难性的惨败之后,军令指挥权又落到了德国顾问手中,这种情况,在老皇帝驾崩后有所改变,继位的皇帝卡尔一世年富力强,又是颇有经验和成就的野战军官,这使他拿回了部分军令指挥权。

帝国战争部部长在理论上高于帝国总参谋长,其属下除了总参谋长外,还包含个兵种总监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帝国军官团团长(荣誉性职务,荣誉上的全国军官之首),军事建筑总工程师,军医委员会(注意其主任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不是一个职务,该委员会和战地救护部队总指挥部也不是一个部门),战地宗教军官总监,军事技术委员会以及各行政性部门。 虽然是内阁部门,然而帝国战争部长却必须是现役军人。帝国战争部将帝国划分为数个军管区,每个军管区一般驻扎或者预计总动员后将建立一个辖数个师和辅助部队的作战军,军管区司令由该军军长兼任,军管区司令部由四部分组成:

  • 戰時參謀部:由军参谋长担任主任,负责军事事务。
  • 军事建筑部:负责军事建筑事务。
  • 後勤经理部:负责后勤和军事经济事务。
  • 後勤辅助部:包含军炮兵旅长,军法处长,战地救护主任,军事宗教事务委员会(由于帝国各民族信仰极为庞杂,因此各教会和教派都有自己的随军神职人员,包括随军牧师,随军拉比,随军依玛姆,当然由于帝国没有信奉佛教的民族,所有没有设立随军和尚。)

和德国的地方防卫军是预备役不同,奥匈的地方防卫军是现役。

軍隊和兵團

奥匈帝国地形圖。奧匈四大陸軍除了匈牙利軍處在平原地區、可隨時攻擊以外,其餘都在山地地帶做防守。
  • 帝國國防軍的四大陸軍師:
    • 哈布斯堡禁衛軍(所屬奧地利)
    • 王室警衛軍(所屬匈牙利)
    • 波希米亞軍(所屬現在的捷克,德國的西里西亞地區因為傳統意義上仍是波希米亞的一部份,所以在一戰時、德國的西里西亞軍統一併入奧匈的波希米亞軍)
    • 波斯尼亞軍(所屬現在的波赫
動員

和德国的地方防卫军是预备役不同,奥匈的地方防卫军是现役。 奥匈动员计划是: 动员令下达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的男子立即转入帝国国防军现役、服地方防卫军替代性预备役的士兵转入地方防卫军现役、地方后备队的后备人员则集中训练负责整补战时兵力损失。

动员期间,奥匈帝国国防军建立的新部队较少,主要是使用预备军人员填充各现有部队,主要是各部队不满员部分和某些团下属的补充营。该营拥有全部军官,大部分士官和少量士兵,动员令下达后的兵力展开期,该营被用预备军人员填满后,大部分跟随该团作战,少部分则编成新团。每个团将补充营填满投入战斗后,立刻建立新的补充营,用来接收和训练后方补充来的新兵,这些动员后新建的补充营留驻团的原驻地,由其团所属的补充区所属的地方后备队人员进行补充,通常是完成训练后立刻成建制加入原所属团作战并且再建立新的补充营,战时最高记录是有一个帝国国防军的匈牙利团使用过20个补充营,如果算上它在动员前所拥有的4个营的话,再假设该团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拥有4个营(就算满员),则该团也相当于全灭5次了,这说明奥匈军队的战损之巨大简直不可思议。

步兵

奥匈兵役法规定,所有身体健康的男性青年必须服普遍义务兵役,年满21周岁的健康男性经由征兵局挑选和分配,在帝国国防军部队服现役3年,然后在预备军中服预备役7年,然后在地方防卫军中再服现役2年,或者在地方防卫军中服为期10年的“替代性预备役”(每年服役数星期)。在帝国国防军中服现役期满的士兵可以继续服为期一年的志愿兵役,服志愿兵役期间有工资和入读随营初等军校的机会,技术部队和海军鼓励服志愿兵役。其他所有未被征入国防军,预备军和地方防卫军的年满19周岁,不满43周岁的男子,必须在地方后备队服后备役。

  • 奥匈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步兵部队如下:
    • 62个奥地利步兵团
    • 40个匈牙利步兵团
    • 4个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步兵团(1908年帝国新吞并的地区,为了这个地区,赔上了王储,甚至整个帝国)
    • 28个战地步兵营
    • 1个波黑战地步兵营
    • 4个蒂罗尔步兵团(注意,这是属于帝国国防军的部队,和上文提到过的,属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蒂罗尔射手部队不是一支部队)。
奥匈帝国的人口分佈。由於民族複雜、人口不均,導致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地區的軍事力量就佔了奧匈帝國軍隊的1/2,作為主流民族的奧地利和匈牙利的軍人卻少之又少。在一戰中,官方使用的奧地利德語匈牙利語無法把作戰指令傳達給使用捷克語波蘭語的軍隊,雖然奧匈擁有雄厚的軍工實力、終究抵不過單一民族國家的浪潮。
炮兵

帝国国防军炮兵部队实力最强,兵种最齐全。一戰开始的时候,奥匈炮兵储存了大量炮兵、卻沒有相應的充足彈藥補給;更糟糕的是,奥匈最大的兵工厂-斯科达兵工厂虽然产能还有富裕,却没有储存原材料;结果战争开始后,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兵工厂生产大炮的原材料迅速耗尽。 奥匈炮兵之前在俄罗斯和巴尔干的战争中遭到了巨大的损失,这使得奥匈炮兵的大炮到1915年意大利参战的时候近乎枯竭,以致于几乎不能在意大利前线上部署一门大炮的地步。帝国战争部疯狂地搜罗一切还能打响的重火器来装备它的炮兵部队,那些没有制退复位器的老式火炮被重新下发到部队,甚至一门1861年生产的65毫米铜制山地加农炮也被拉到了前线。近300名俄罗斯战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门炮拉上了海拔3905米的阿尔卑斯山Ortler峰。

  • 奥匈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炮兵部队如下:
    • 42个野战加农炮团
    • 14个野战榴弹炮师(营级建制)
    • 11个乘骑炮兵师(营级)
    • 14个重榴弹炮师(营级)
    • 11个山地炮兵团
    • 6个要塞炮兵团
    • 10个独立要塞守备炮兵营
騎兵

奥匈帝国的骑兵部队也是分别隶属帝国国防军,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王家匈牙利防卫军。骑兵团分为三种:骠骑兵,枪骑兵,龙骑兵,然而实质上,到了开战的时候,这三种骑兵的武器装备根本就没有区别,这些名字上的区别仅仅是一种历史遗迹而已,就如同帝国本身就是历史遗迹一般。

  • 奥匈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騎兵部队如下:
    • 16个骠骑兵团(到了1916年,由于战马的奇缺,所有骠骑兵团改为“骠骑兵射手团”,实质上就是步兵团。)
    • 10个枪骑兵团(按照传统,这些枪骑兵都是从奥属波兰地区征募来的,其编制和骠骑兵团已经完全没有任何不同之处。)
    • 15个龙骑兵团(全部是从上下奥地利区域和波希米亚地区招募,龙骑兵团的编制同骠骑兵和枪骑兵。)
獵兵

所谓战地猎兵部队,和德国将猎兵作为宪兵使用不同,奥匈的战地猎兵部队其实就是轻步兵部队,由于传统上这些部队的士兵都是招募自猎人,所以有此名字。和普通步兵不同,战地猎兵部队要求具备深入敌后,游击作战,不依赖重火器支援,不参与大兵团作战等任务。同时,部分战地猎兵部队世纪上是山地轻步兵部队,这些部队从传统的山民中招募,爬山涉水习惯成自然地如履平地,由于经常打猎而枪法出色,而且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是执行山地渗透,袭扰等任务的不可多得的优秀部队。

  • 奥匈帝国国防军总共拥有獵兵部队如下:
    • 29个独立战地猎兵营
    • 4个蒂罗尔猎兵团(这四个团和属于皇家和王家地方防卫军的蒂罗尔射手部队4个团共同构成帝国的山地部队。)
    • 4个波斯尼亞獵兵团(1882年,帝国战争部正式将波黑划分为4个补充区;然后于1885年将连扩展成营,1889年又把营扩展成两个营;1892年再度将每个营扩编成两个营,此時四个团所需的16个营就全部构建完成了;1894年,建立团部和补充营后,4个波黑步兵团构建完成。)

奧匈帝國海軍

歐根親王號郵輪,是奧匈帝國最大的軍商兩用運輸船。
菈薇號蒸汽船,是奧匈帝國一戰時最常用也是量產最高的的運輸船。

奥匈帝国海军存在于1867-1918,是奥匈帝国的海上力量。德文正式名称为Kaiserliche und Konigliche Kriegsmarine,既帝国与皇家战争海军,简写为k.u.k.Kreigsmarine。奥匈帝国海军继承自奥地利帝国海军,1867年奥地利帝国改称奥匈帝国时海军也随之改名。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不再拥有海岸线,于是帝国海军不复存在。(今天奥地利有在多瑙河巡航的水上部队,但隶属于联邦警察,而非海军建制了。)

皇家海军学院

奥匈帝国海军的人才教育系统非常完善,并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海军开办了一些院校,在这些院校中设置了相当多的课程,为培养海军军事人员提供了有力保证。本章节仅详细介绍三所院校,其中两所专门培养士官人才,另外是海军军官学校,专门为海军培养海军军官。

  • 皇家希夫荣根学院: 皇家希夫荣根学院位于西贝尼克,是一所海事学院。学院的课程分三年完成,课程主要传授基本的军事理论、基本的海军常识和比较简单的海军专业知识,学生在校属的船只和场地上进行实际操练。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将会成为初级士官,依据成绩的好坏,毕业生将成为军需官、水兵、一等兵和二等兵。毕业之后所有的学生(当然也就是现任的初级士官)将会开始学习专业课程。
  • 皇家机械学院: 皇家机械学院位于普拉,学院的课程分三年完成。学院只为校内这些将成为士官的学生们设立了两种专业:电机学和电气工程学。该学院声誉极高,事实上它是当时欧洲最好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毕业生的晋升方式与皇家希夫荣根学院基本一致,但是有所不同的是,皇家机械学院的学生在毕业后马上就可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 皇家大洋学院: 皇家大洋学院坐落于里耶卡,主要为海军培养军官。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为十五岁或十六岁。毕业生将直接晋升为海军军官下士,以下士身份服役一段时间后可以晋升为高级候补军官,大部分海军军官都是毕业于皇家海洋学院。

如果海军需要更多的海军军官,那么海军还可以公开在高中毕业生中选招海军军官。这些毕业生将参加十八个月的培训课程,包括十个月的理论培训和八个月的海上实习。课程期间这些学生被定为候补军官。课程培训结束后,通过毕业考试的学生将会成为海军后备军下士。这些地方大学选出来的都是些非全责军官,一般在军中任工程人员、医务人员或者教职人员。[來源請求]

奧匈解體

在奥匈帝国领土上成立的新国家

1918年夏,战事对同盟國越来越不利。虽然到目前为止奥匈帝国内的少数民族领导人一直对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当协约国的胜利显而易见时,对他们来说也是脱离旧的帝国的时刻,接受协约国所宣扬的民族主义是必走的路了。此时的奥匈帝国已经无法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员也对帝国丧失了信心:经济发展停止,许多战前在奥地利部分引入的开放政策被取消,这使社会主义者非常气愤。在这些条件下极端民族主义者获得了许多支持者。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

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其次。特兰西瓦尼亚大多数地区加入罗马尼亚,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國

战后战胜国承认这些新的边界,大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政治地图。一系列条约保障这些边界的合法性。

奥地利匈牙利成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驱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个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但1919年罗马尼亚入侵后保皇势力又开始抬头。1920年匈牙利恢复为一个匈牙利王國,但没有国王。奥匈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卡爾一世企图占据这个王位没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马德拉群岛,后来在那里逝世。霍尔西成为执政者。

解體後的國家

(有些國家只是一部份屬於奧匈)

解體後遺留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四分五裂。对战胜国来说,按照美國總統伍德鲁·威尔逊宣布的十四點和平原則,奥匈帝国被肢解为多個民族国家是必然發生的事。值得注意的是,肢解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最初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因為當初不少人认为奥匈帝国的解體,不但無助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反而只會使这个地区的局勢更不稳定,這些不穩定的局勢成爲了法西斯納粹和共產主義滲入的源頭。

虽然奥匈分裂出的国家表面上遵从民族自决,但实际民族疆界的划分极其混乱不堪(例如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而且有些直到战前都拥有过完整历史疆界国家(例如匈牙利)惨遭肢解,而有些组成民族不同、本不应草率合并的国家(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却占有了很多原本不属於他们领土。这些民族和历史疆域的划分非但没有使得东欧和巴尔干人民过上自给自足的新生活,反而招致这些小国在互相攻击,以至於很多国家走上法西斯共产集权的道路,给了苏联和后来的纳粹德国更多可乘之机。

这些国家中大部份的基础工农建设、财政贸易结构、教育军事体系基本沿用奥匈的老路,却又因为国内市场迅速萎缩、原料人力严重不足而不能像在原奥匈时代那样各司其职的进行产业分工。虽有相同的交通和通讯设施这些便利条件,但因为政治上的敌对和高额的关税壁垒而不能发挥原本的作用。事实上,很多国家虽然从奥匈帝国获得了独立,但无论从国际地位、经济状况(这一点除捷克以外)、和军队实力都无法再与之前的奥匈相提并论,有些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远远低於奥匈还存在时候。加之很多国家刚独立,民族主义的气焰正浓,为本争取利益而不惜手段,结果让今后直至现在的东欧和巴尔干问题埋下更多祸根。这比奥匈种下的苦果更加难以调解。

參見

參考資料

  • Jászi, Oszkár The Dissolution of the Habsburg Monarch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 Macartney, Carlile Aylmer The Habsburg Empire, 1790–1918, New York, Macmillan 1969.
  • Mark Cornwall (ed.) The Last Years of Austria–Hungary in Exeter Studies in History.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Exeter. 2002. ISBN 0-85989-563-7
  • Sked Ala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Habsburg Empire, 1815–1918, London : Longman, 1989.
  • Taylor, A.J.P. The Habsburg monarchy, 1809–1918 : a history of the Austrian Empire and Austria-Hungary, London : Penguin Books in assoc. with Hamish Hamilton, 1964, 1948
  • Geographischer Atlas zur Vaterlandskunde an der österreichischen Mittelschulen. (ed.: Rudolf Rothaug), K. u. k. Hof-Kartographische Anstalt G. Freytag & Berndt, Vienna, 1911.

Template:Link 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