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2年6月14日 (二) 03:08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历史上2次组建。[1]

滇军龙云部组建的第1个第三十八军

1927年6月龙云部编为第三十八军:[2]

1927年7月1日,云南正式易帜归顺国民政府后,滇军内部兵变,龙云被胡若愚第三十九军关押,卢汉、朱旭等逃往滇西。1927年7月下旬卢汉等由滇西发动反攻胡若愚之战。8月13日龙云正式接任第三十八军军长兼云南省政府代理主席。1929年4月下旬蒋桂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以云南第三十八军、贵州第四十三军编成第十路军,龙云为总指挥,讨桂作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龙云部改编为第六十军出省抗战。

陕军杨虎城旧部编成的第2个第三十八军

1932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以杨虎城陕军的第17师扩编为第38军,杨虎城任军长,隶属第17路军[3]孙蔚如兼任第17师师长长。该军组成后,由甘肃天水开往陕南,奉命追击与堵截退出鄂豫皖苏区、进入川陕边界红四方面军的作战。1933年6月24日,孙蔚如率第三十八军驻守汉中,与红四方面军代表秘密谈判、签订互不侵犯《汉中协定》:[4]

  1. 巴山为界,互不侵犯
  2. 陕军阵地前沿的川陕边界只有7户山民的凉水井设联络站[5],由武志平(第三十八军少校参谋,地下党员)长期驻守,代表陕军处理边界事务
  3. 红军可以隐蔽方式来汉中采购部分日用品
  4. 陕军馈赠部分药品和军用地图以表诚意

1935年秋,该军调至陕北,奉命堵截红一方面军长征,对陕甘宁苏区作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杨虎城所属第17路军被蒋介石分化瓦解,余部被编为第三十八军:

1937年抗战爆发后,第三十八军参加了井陉娘子关旧关抗战。1938年6月,孙蔚如升任第31军团军团长,赵寿山升任第三十八军军长;同时,第177师扩编为第九十六军。第31军团辖第三十八军、第九十六军。此时第三十八军下辖:

该军参加了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1940年独立第46旅改编为新编第35师,戚文平任师长。1940年10月调往河南,1941年参加了郑州战役,在广武\荥阳阻击日军。1944年2月,赵寿山升任第3集团军总司令,第三十八军:

军长张耀明针对前两任军长孙蔚如、赵寿山对共产党友好的态度,公开发出“三十八军有共产党,要开展自首运动”“杜绝奸谋、预策安全”的一号令。1944年4月,该军参加了豫中会战中的方家岭激战。1945年,该军隶属第38集团军:

1945年7月17日,该军第17师的第50、第51两个团及第49团的1个营,共2300余人,在刘威诚(第51团团长)、张复振(第50团团长)、徐又彬梁厉生雷展如等的率领下,在河南洛宁县故县镇起义,7月22日进入八路军河南军区豫西二分区与司令员韩钧、政委刘聚奎部会师,8月北渡黄河进入晋冀鲁豫解放区,受到刘伯承、邓小平、陈赓等的接见。1946年5月15日,整编第38师副师长孔从周、整编第55旅旅长孙子坤、副旅长殷义盛率部3000余人在河南巩县起义,旋即被镇压,孙子坤被俘后在南京雨花台被枪决。1946年8月8日整编第38师整编第177旅第530团第一营第二连连长吕元璧、第三连连长薛生荣在辉县起义,顺利进入太行第3军分区驻地林县杨柳川。与此同时,整编第177旅第529团的一个机枪排也起义进入解放区。这些起义投共部队改编为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

国民政府重建第17、第55师。1946年4月第三十八军改为整编第38师,隶属整编第1军

1946年11月,该师在晋南战役中被歼灭一部。1947年底,整编第17旅改隶第三军建制。1948年4月,该师移防陕西参加了西府陇东战役。1948年9月,整编第38师恢复第三十八军番号:

参加了荔北战役西北冬季战役。1948年11月,张耀明调任南京卫戍总司令,姚国俊继任军长,施有仁任副军长。1949年,该军参加了西北春季战役陕中战役、在扶郿战役中被全歼。

又重建。原军长姚国俊被免职,李振西继任军长。1949年11月,该军参加西南战役。在四川安县以西地区投诚。

参考文献

  1. ^ 刘凤瀚著,《国民革命军的发展及指挥系统之建立》——民国十四年七月至十七年七月,载《先总统蒋公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台北,“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印,1986年10月,第745-752,801-809页
  2. ^ 刘凤瀚著,《国民党军事制度史》,2008年9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211页
  3. ^ 张明金、刘立勤主编,《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2007年,北京,解放军出版社,第111页
  4. ^ 《三十八军的少校参谋、地下党员武志平---镇巴红色交通线的开辟者》,来源:镇巴县党史研究室,2020-08-25. [2022-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7). 
  5. ^ 李伶:《武志平的风雨人生》,来源:汉中市档案局官网,2009-11-03. [2022-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