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Fuyo21留言 | 贡献2023年9月3日 (日) 04:28 →‎技术方案:​ 内容扩充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组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目标载人航天登陆月球
状态进行中
航天计划信息
持续时间自不晚于2023年起至今
航天器信息
载人航天器新一代载人飞船
运载火箭长征十号运载火箭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进行中的航天计划之一,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发展阶段之一,嫦娥工程的第二阶段,其全面启动时间不晚于2023年5月。

当前,工程正处于登月阶段的前期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论证阶段。

发展历程

2023年5月2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在近期启动实施,总的目标是:[1]

  • 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 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
  • 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
  • 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前期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论证的基础上,已全面启动部署研制建设工作,包括研制长征十号新一代载人飞船中国载人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飞行产品,新建发射场相关测试发射设施设备等。

技术方案

根据2023年7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张海联公布的资料,中国载人登月的初步方案为:[2]

  1. 采用两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分别将月面着陆器和搭载3名航天员的新一代载人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飞船和着陆器最终到达环月轨道
  2. 飞船和着陆器在环月轨道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从飞船进入月面着陆器,1名航天员留;
  3. 月面着陆器与飞船分离,采用“分级下降”着陆月球:首先由月面着陆器推进舱提供大部分减速动力,随后推进舱分离并坠毁,月面着陆器登月舱继续减速下降并最终着陆于月面预定区域,航天员执行舱外活动,驾驶月球車,开展科学考察与样品采集;
  4. 航天员乘坐月面着陆器登月舱上升至环月轨道,与飞船交会对接,将月球样品等转移至飞船,飞船与登月舱分离,进行月地转移返回地球,随后飞船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降落地面。

阿波罗计划的一次集中发射相比,中国载人登月的主要差别是使用两枚火箭分别发射载人飞船和登月舱,该方案的主要考虑是可以不需要研制新一代重型火箭,大大降低成本,同时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相比阿波罗时代已经非常成熟可靠,风险大大降低。[3]

国际月球科研站

根据计划,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后续将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国际月球科研站是一个基于国际合作搭建的地外天体和空间的大型长期科学研究平台,在月球表面与月球轨道长期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是可扩展、可维护的综合性科学实验设施。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计划组成包括:[4]

  • 指挥中枢模块
  • 月面通信基站模块
  • 能源供给模块
  • 科学实验模块
  • 科学观测模块
  • 技术验证模块
  • 资源开发模块

参考文献

  1. ^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召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网站. 2023-05-29 [2023-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1). 
  2. ^ 付毅飞. 我国载人登月方案公布. 中国科技网. 2023-07-12 [2023-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2). 
  3. ^ 中国航天报. 巧妙均衡,我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解读. 国家航天局. 2023-07-24 [2023-07-24]. 
  4. ^ 中国探月工程. “成团”吗?上月亮的那种. 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 2023-07-21 [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