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天不怕地不怕?美國調查:Z世代最擔心自己無家可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科技新報文/ 黃 嬿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文章插圖

美國房價已經高到年輕人被擠出市場之外,放棄買房,現在房租也持續上漲,租金負擔危機讓租屋者也趕到負擔沉重。美國住房危機加劇無家可歸者人數暴增,一項調查顯示,大約三分之一的 Z 世代和千禧世代擔憂自己有一天也可能變成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無家可歸的年輕人

今年美國無家可歸者人數激增12%以上,超過65萬人,是美國自 2007 年開始統計總數以來增幅最大、規模最大的無住房人口。原因多種多樣,包括租金高得令人難以置信、薪資停滯不前,以及疫情援助金突然停止。專家認為,無家可歸者激增背後的罪魁禍首,仍是經濟適用房的短缺和住房成本高昂。

美國房價高漲,美國人正經歷著一代人以來最艱難的房地產市場,許多人已經放棄買房,選擇與父母同住或是永久租房,甚至愈來愈多人開始擔憂自己變成無家可歸的其中一人。

Z 世代、千禧世代的無家噩夢

美國儲蓄和投資應用程式 Acorns 發布的《金錢問題報告》,調查5千多名美國消費者的態度和擔憂。受訪者包括 Z 世代、千禧世代、X 世代、嬰兒潮世代和沈默的一代或78歲及以上的人。結果發現無論何種收入階級,他們最擔心的三大財務問題都是生活成本、通貨膨脹和債務。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非常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可能導致無家可歸。

Z 世代和千禧世代擔心自己變成無家可歸的可能性,幾乎是嬰兒潮世代和老年受訪者的三倍。調查顯示,三成的 Z 世代與千禧世代也有這種恐懼,這兩個世代在經濟衰退、疫情和通貨膨脹加劇的時代中成家立業。而嬰兒潮世代有這種擔憂的的比例只有11%。

文章插圖

什麼都不怕,只怕沒錢

生活成本危機意識抬頭,現在美國人開始傾向儲蓄。報告指出,現在各個收入水平的勞工都優先考慮儲蓄。即使有準備應急基金的人當中,也有三成多的人表示將增加儲蓄水平。在擁有應急基金且儲蓄比去年更多的受訪者中,近一半的人表示,與去年相比,他們今年準備儲蓄更多,因為他們擔心生活成本持續攀升,將影響未來的生活。

過去年輕世代一直是消費不手軟的族群,與 X 世代和嬰兒潮世代相比,千禧世代和 Z 世代更願意在嗜好上花錢,並進行非必需品購買。但今年不同了,調查發現,在擁有緊急資金的人群中,四成的 Z 世代和千禧世代表示,今年比其他世代更有可能增加儲蓄。

「同情我,就給我錢」

摩根大通表示,絕大多數美國人已經耗盡多餘的儲蓄,預估到 2024 年中期,在生活成本危機下,99%的美國人的經濟狀況將不如 2019 年。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研究顯示,截至 2024 年3月,美國家庭已經用完大流行時期的儲蓄,估計現在家庭儲蓄已轉為負值,意指許多美國人的債務多於儲蓄。

經濟學家已經呼籲,美國人已經不在像疫情後兩年這樣肆無忌憚地花錢,將會衝擊美國以消費為主體的經濟前景,預計美國今年下半年經濟成長將趨緩,疫後兩年跌破專家眼鏡的暴走式經濟將宣告結束。

科技新報 logo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