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雅克弟兄: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回退87.236.7.106对话)的编辑,改回InternetArchiveBot的最后一个版本
 
(未显示25个用户的44个中间版本)
第3行: 第3行:
|1=zh-hans:雅克弟兄;zh-hk:雅克弟兄;zh-tw:賈克修士;
|1=zh-hans:雅克弟兄;zh-hk:雅克弟兄;zh-tw:賈克修士;
|2=zh-hans:雅克;zh-hk:雅克;zh-tw:賈克;
|2=zh-hans:雅克;zh-hk:雅克;zh-tw:賈克;
|3=zh-hans:让-吕克·皮卡尔;zh-hk:皮尚魯;zh-tw:尚-路克·畢凱;
}}
}}
{{expand|time=2012-11-22T02:46:13+00:00}}
{{expand|time=2012-11-22T02:46:13+00:00}}
'''雅克弟兄'''([[法文]]:''{{lang|fr|Frère Jacques」}}'')是一首法国民间轮唱歌曲<ref name=":1">{{Cite journal|title=从《打倒列强》——说到马勒的《笫一交响乐》|author=康佺|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AH198501007.htm|journal=音乐爱好者|issue=1|doi=|others=|year=1985|volume=|page=|pmid=}}</ref>,可以單以本來的曲調或者不停的四部[[轮唱]]的方式演繹。这首歌拥有诸多语言版本的填词及名称,其德语版本叫做《马丁兄弟》<ref name=":1" />,英语版本叫做《约翰兄弟》<ref name=":1" />,其[[現代標準漢語|語]]版叫做《兩隻老虎》,[[粵語]]版叫做《打開蚊帳》<ref name=":2">{{Cite web|title=趣怪的舊時香港兒歌|url=http://www.orangenews.hk/topic/system/2015/07/08/010016685.shtml|accessdate=2019-06-09|author=張倩儀|date=2015-07-09|format=|work=橙新聞|publisher=|language=}}</ref>。
'''雅克弟兄'''({{lang-fr|''Frère Jacques''}},{{IPA-fr|fʁɛʁ ʒɑk|lang-fr}}或更普遍的为{{IPA-fr|fʁɛʁə ʒɑkə|}})是一首法国民间轮唱歌曲<ref name=":1">{{Cite journal|title=从《打倒列强》——说到马勒的《笫一交响乐》|author=康佺|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AH198501007.htm|journal=音乐爱好者|issue=1|doi=|others=|year=1985|volume=|page=|pmid=|access-date=2019-06-0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26124909/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AH198501007.htm|archive-date=2019-07-26|dead-url=no}}</ref>,可以單以本來的曲調或者不停的四部[[轮唱]]的方式演繹。这首歌拥有诸多语言版本的填词及名称,其德语版本叫做《马丁兄弟》<ref name=":1" />,英语版本叫做《约翰兄弟》<ref name=":1" />,其[[現代標準漢語|-{zh-tw:國; zh-hk:國語; zh-cn:普通话}-]]版叫做《兩隻老虎》,[[粵語]]版叫做《打開蚊帳》<ref name=":2">{{Cite web|title=趣怪的舊時香港兒歌|url=http://www.orangenews.hk/topic/system/2015/07/08/010016685.shtml|accessdate=2019-06-09|author=張倩儀|date=2015-07-09|format=|work=橙新聞|publisher=|language=|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09094441/http://www.orangenews.hk/topic/system/2015/07/08/010016685.shtml|archive-date=2019-06-09|dead-url=no}}</ref>。


这首歌曲有许多改编。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马勒]]在其1888年发布的处女作《第一交响曲》中将这首歌改编为小调式的,以作为第三乐章丧葬进行曲的主题<ref name=":1" />。 [[聯俄容共|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这首歌被重新填词为《打倒军阀》作为战歌,随着[[國民革命軍北伐|北伐战争]]传唱全中国<ref name=":1" />。
这首歌曲有许多改编。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马勒]]在其1888年发布的处女作《[[第1號交響曲 (馬勒)|第一交响曲]]》中将这首歌改编为小调式的,以作为第三乐章丧葬进行曲的主题<ref name=":1" />。 [[聯俄容共|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这首歌被重新填词为《打倒军阀》作为战歌,随着[[國民革命軍北伐|北伐战争]]传唱全中国<ref name=":1" />。


==法文版本==
==法文版本==

{{Listen|filename=Frère Jacques.ogg|title=Frère Jacques|description=''Frère Jacques''曲调}}
{{listen
{{Listen|filename=Frère Jacques.mid|title=Frère Jacques round|description=''Frère Jacques''一段曲调}}
|filename = Frère Jacques.ogg
一般認為,這首童謠是來自法國。即使在英語世界裡,這首歌都經常以英語發音化的法文歌詞來唱。歌詞大意是提醒貪睡的[[修士]],是時候起身敲晨鐘了。
|title = Frère Jacques(版本壹)
|description = ''Frère Jacques'' piano 曲调
|filename2 = Frère Jacques.mid
|title2 = Frère Jacques round(版本贰)
|description2 = ''Frère Jacques'' midi 曲调
|filename3 = YB4001Canon Frere Jacques.mid
|title3 = Frère Jacques round(版本參)
|description3 = ''Frère Jacques'' midi 曲调
|filename4 =
|title4 =
|description4 =
}}
=== 歌曲概况 ===
这首歌是关于一个僧侣敲钟叫马丁的职责:雅克弟兄显然是睡过头了,是摇铃叫马丁的时候了,于是有人用这首歌把他吵醒了<ref name="landes">{{cite book|first=David S.|last=Landes|title=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wealthpovertyofn00land|publisher=W. W. Norton|location=New York|year=1998|page=[https://archive.org/details/wealthpovertyofn00land/page/48 48]}}</ref>。


{| align=center cellspacing=5
{| align=center cellspacing=5
第34行: 第49行:
:叮,叮,鐺。
:叮,叮,鐺。
|}
|}
[[File:YB4001Canon Frere Jacques.png|600px|left|活页乐谱]]
[[File:YB4001Canon Frere Jacques.png|600px|活页乐谱|替代=|居中]]
===歌曲的出处===
有学者称这首歌和17世纪{{Tsl|en|Lithotomy|切石术|专治结石的外科医生}}{{Tsl|en|Jacques de Beaulieu|雅克·比尤利}}神父有关<ref>{{cite book|title=Western Medicine|first=Irvine|last=Loudon|publish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year=2001|isbn=0-19-924813-3}}</ref>,而另有学者进一步调查表示未发现支持这一说法的证据<ref>{{cite journal|title=Frère Jacques Beaulieu: from rogue lithotomist to nursery rhyme character|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sim_journal-of-urology_1999-04_161_4/page/1067|first1=JP|last2=Carson|first2=CC|date=April 1999|journal=Journal of Urology|issue=4|volume=161|pages=1067–1069|pmid=10081839|last1=Ganem}}</ref>。亦有人认为这首歌最早是用来嘲讽[[犹太人]]、[[新教|新教徒]]或[[馬丁·路德|马丁·路德]]<ref>{{cite journal|title=Mahler and the Crisis of Jewish Identity|first1=Francesca|last2=Knapp|first2=Raymond|date=Fall 2001|issue=2|volume=3|last1=Draughon|work=ECHO}}</ref>。还有人认为这首歌是用来嘲笑[[道明會]]之懒惰<ref>{{Cite web |url=http://www.webdonline.com/fr/services/forums/message.asp?id=298382&msgid=4831545&poster=0&ok=0 |title=''Refrains d'enfants, histoire de 60 chansons populaires'', Martine David, A. Marie Delrieu, Herscher, 1988. |access-date=2019-06-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205015006/http://www.webdonline.com/fr/services/forums/message.asp?id=298382&msgid=4831545&poster=0&ok=0 |archive-date=2012-02-05 |dead-url=no }}</ref>。理查德·格雷格评论{{Tsl|ru|Козьма Прутков|科兹马·普鲁特科夫}}的书时指出,《雅克弟兄》出自一首关于“神父西奥菲尔”的[[俄罗斯]]宗教歌曲<ref>{{cite journal|title=Review of ''Koz'ma Prutkov: The Art of Parody'' by Barbara Heldt Monter|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sim_slavic-review_1974-06_33_2/page/401|last=Gregg|first=Richard|date=June 1974|issue=2|volume=33|pages=401–402|work=[[Slavic Review]]}}</ref>。


==衍生==
=== 出记录 ===
乐谱收藏家詹姆斯·富尔德({{Lang-en|James Fuld}})说这首曲子于1811年首次出版<ref>La Cle du Caveau a l'usage de tous les Chansonniers francais, Paris, 1811</ref>,歌词和音乐于1869年一起在巴黎出版<ref>{{cite book|title=The Book of World Famous Music Classical, Popular, and Folk|url=https://archive.org/details/bookofworldfamou0000fuld_f7h4|first=James J.|last=Fuld|date=1995|publisher=Dover Publications|isbn=0-486-28445-X}}</ref>。而1825年的一本书中提及了这首歌的歌词,并以[[唱名]]描述了旋律,未给出乐谱<ref>{{cite book|title=Expositions et pratique des procédés de la mnemotechniques, à l'usage des personnes qui veulent étudier la mnémotechnie en général|first=Aimé|last=Paris|location=Paris|year=1825|pages=502–505|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P_tQAAAAcAAJ&pg=PA502|access-date=2019-06-0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27125831/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P_tQAAAAcAAJ&pg=PA502|archive-date=2019-07-27|dead-url=no}}</ref>。这首歌的歌词和音乐一起出现在{{Tsl|fr|Charles Lebouc|夏尔·勒布}}所著的《儿童娱乐:面向儿童的游戏圆舞曲及游戏歌舞小调合集,附流畅钢琴伴奏》({{Lang-fr|''Recreations de l'enfance: Recueil de Rondes avec Jeux et de Petites Chansons pour Faire Jouer, Danser et Chanter les Enfants avec un Accompagnement de Piano Très-Facile''}})一书中,此书于1860年在巴黎出版。

== 衍生版本 ==


=== 欧美各国 ===
=== 欧美各国 ===
《雅克弟兄》在歐洲廣為流傳,而各種語言的翻譯大都跟法文原文的意思相近。各國的譯詞間的差異,大多在修士的名字。原來人名雅克在[[德文]]與[[丹麥文]]得以保持,但在[[俄文]]與[[英文]]的版本就變成了約翰,在[[義大利文]]則變了馬丁諾,考慮到與樂句之間音節搭配的問題。所以英文的翻譯把問句調到所呼喚的人名之前,而俄文的譯詞則在人名之後,並且多加了一個呼喚的音節。至於鐘聲,原文只說道早晨的鈴在響,英文版本直接翻譯。而俄文版本因為名詞區分六個[[格 (语法)|格]],在歌詞的第三句則加以把貪睡鬼(Соня)譯成Соне колокольчик,整句的意思變成了「你(難道)沒有聽到(催促)貪睡鬼(起床)的鐘聲」,使本來的意思顯得更明顯。此外,模擬鐘聲的擬聲詞在各國不同的翻譯版本也有點不同,似乎在斯拉夫語系裡鐘聲是用較為高頻的聲音來表現,而德文與丹麥文等日爾曼語系中則用低頻的發音。丹麥文用了b代替d作為鐘聲的[[聲母]]
《雅克弟兄》在歐洲廣為流傳,而各種語言的翻譯大都跟法文原文的意思相近。各國的譯詞間的差異,大多在修士的名字。原來人名雅克在[[德文]]與[[丹麥文]]得以保持,但在[[俄文]]與[[英文]]的版本就變成了約翰,在[[義大利文]]則變了馬丁諾,考慮到與樂句之間音節搭配的問題。所以英文的翻譯把問句調到所呼喚的人名之前,而俄文的譯詞則在人名之後,並且多加了一個呼喚的音節。至於鐘聲,原文只說道早晨的鈴在響,英文版本直接翻譯。而俄文版本因為名詞區分六個[[格 (语法)|格]],在歌詞的第三句則加以把貪睡鬼(Соня)譯成Соне колокольчик,整句的意思變成了「你(難道)沒有聽到(催促)貪睡鬼(起床)的鐘聲」,使本來的意思顯得更明顯。此外,模擬鐘聲的擬聲詞在各國不同的翻譯版本也有點不同,似乎在斯拉夫語系裡鐘聲是用較為高頻的聲音來表現,而德文與丹麥文等日爾曼語系中則用低頻的發音。丹麥文用了b代替d作為鐘聲的[[聲母]]


=== 中文地区 ===
=== 中文地区 ===
“雅克弟兄”這首歌有數個中文版本。
“雅克弟兄”這首歌有數個中文版本。民國15年(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邝鄘]]利用《雅克弟兄》的曲调重新填词,作为[[国民革命军]]军歌《国民革命歌》<ref>{{Cite journal|title=北伐军军歌的词作者|author=刘果毅|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MYY198409013.htm|journal=人民音乐|issue=9|doi=|others=|year=1984|volume=|page=|pmid=}}</ref><ref name=":0">{{Cite web|title=《两只老虎》改编的民国军歌|url=http://epaper.qingdaonews.com/html/lnshb/20140331/lnshb702375.html|accessdate=|author=|date=2014-03-31|format=|publisher=老年生活报(第13版 历史传奇)|language=}}</ref>。其后,该曲又被重新填词,成为现在通行的歌词,曲名也定为《两只老虎》,在华人世界中流行不衰。[[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在民國54年(1965年)利用此曲調作為軍歌《打倒共匪》的旋律<ref>{{Cite web|title=入伍訓練|url=http://www.58navy-academy.com/myhtml/htmlweb/traing.php|accessdate=2019-06-07|author=|date=|format=|work=|publisher=58年班|language=}}</ref>。[[中国共产党]]在其后组织起义,用軍隊推翻[[国民政府]]后,他們在統治区内發動[[土地革命]],並将此曲重新填词<ref name=":0" />。另外,這首歌也有[[廣東話]]版,名为《打开蚊帐》<ref name=":2" />。五個版本陈列如下:

19世纪初粤语填词的《打开蚊帐》儿歌,产生于澳门,歌词描绘生活片断、与小孩互动。<ref name=":2" />。1835年[[容闳]]7岁时到澳门的教会学校上学,在澳门当地就已经接触到了《雅克兄弟》和《打开蚊帐》。

该曲被重新填词,成为现在通行的歌词,曲名也定为《两只老虎》,在华人世界中流行不衰。

{{中国国歌史}}
1920年代[[國民革命軍北伐|北伐]]之前,1925年2月1日,[[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在[[广东大学]]大操场召开成立大会,全体合唱《'''国民革命歌'''》。<ref>原载1925年2月1日《青年军人》创刊号,后转载于《黄埔军校史料》第332—333页:“民国十四年(1925年)二月一日在[[广东大学]]大操场,举行《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大会》。大会议程:...3、唱国民革命歌 </ref>1925年2月6日[[国民革命军东征|东征]]途中在[[东莞县]]召开军民千人联欢会,群唱《国民革命歌》《杀贼歌》。<ref>1925年2月18日《[[民国日报|上海民国日报]]》发表《东莞各界对黄埔革命军之信仰》一文,《黄埔军校史料》第248——251页转载:“东莞六日通讯”“是晚东莞县国民党特召集市民开一联欢会,到会者千余人。首由主席宣布开会宗旨,首由[[谢星南]]演说,略述三民主义之大意......。次[[罗振声]]演说:解释'''国民革命歌'''之意义。次周恩来演说:谓本军系解除人民痛苦而来......次[[李均伊]]演说,演毕,群唱国民革命歌,杀贼歌”。</ref>1925年2月20日在《中国军人》创刊号上刊登《国民革命歌》词曲全文,没有署名。旋律取自法国著名童谣《雅克兄弟》,重新填词后改名为《国民革命歌》作为[[国民革命军]]军歌。这首歌的词作者的身份至少有[[黄埔二期]]学员后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邝鄘]]<ref>{{Cite journal|title=北伐军军歌的词作者|author=刘果毅|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MYY198409013.htm|journal=人民音乐|issue=9|doi=|others=|year=1984|volume=|page=|pmid=|access-date=2019-06-09|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05225905/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RMYY198409013.htm|archive-date=2019-05-05|dead-url=no}}</ref><ref name=":0">{{Cite web|title=《两只老虎》改编的民国军歌|url=http://epaper.qingdaonews.com/html/lnshb/20140331/lnshb702375.html|accessdate=|author=|date=2014-03-31|format=|publisher=老年生活报(第13版 历史传奇)|language=|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3100943/http://epaper.qingdaonews.com/html/lnshb/20140331/lnshb702375.html|archive-date=2016-03-03|dead-url=no}}</ref>、[[留法勤工俭学]]近四年后归国<ref>《黄埔军校研究》第三辑:黄埔军校二期生研究</ref>的[[黄埔二期]]学员[[罗振声]]<ref>梅德华:“《国民革命歌》词作者——罗振声”,《红岩春秋》,1996年第5期。</ref>、[[黄埔一期]]政治教官时任建国陆海军大元师府铁甲车队党代表[[廖乾吾|廖-{乾}-吾]](廖-{乾}-五)、[[甘乃光]]4种说法。<ref name="llm">廖利明:“《国民革命歌》:大革命时期的最强音”,《中国档案报》,2018年11月9日 总第3295期 第二版 </ref>1926年7月2日[[广州国民政府]][[中华民国教育部|教育行政委员会]]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通过了《请颁布国歌案》:“(甲)请教育行政会制定。(乙)先定文字后定谱。(丙)在[[中华民国国歌|国歌]]未颁布以前,[[卿云歌]]等以国民革命歌代之”。直到1930年国民政府以孙中山黄埔军校训词(即[[三民主义歌]])为代国歌为止。1927年6月,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呈文[[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要求修改《国民革命歌》词调,称“现时普通所谓之国民革命歌者,音调既近鄙涩,歌词亦似欠修饰”。1927年7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连续多天在《申报》《民国日报》上刊登有关征集《国民革命歌》新歌词的启事。<ref name="llm"/>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共产党在[[苏区|其统治区]]發動[[土地革命]],将此曲重新填词<ref name=":0" />。

其后,[[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在民國54年(1965年)利用此曲調作為軍歌《打倒共匪》的旋律<ref>{{Cite web|title=入伍訓練|url=http://www.58navy-academy.com/myhtml/htmlweb/traing.php|accessdate=2019-06-07|author=|date=|format=|work=|publisher=58年班|language=|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402162155/http://www.58navy-academy.com/myhtml/htmlweb/traing.php|archive-date=2017-04-02|dead-url=no}}</ref>。


上述五個中文版本陈列如下:
{{Multicol}}
{{Multicol}}
;兩隻老虎
;兩隻老虎
第58行: 第90行:
有隻蚊!有隻蚊!
有隻蚊!有隻蚊!
快啲攞把扇嚟,快啲攞把扇嚟,
快啲攞把扇嚟,快啲攞把扇嚟,
</poem>
</poem>
{{Multicol-break}}
{{Multicol-break}}
第89行: 第121行: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
<poem>
<poem>
打倒[[土豪]],打倒土豪,
打倒[[土地主|土豪]],打倒土豪,
分田地!分田地!
分田地!分田地!
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
我们要做主人,我们要做主人,
第96行: 第128行:
{{Multicol-end}}
{{Multicol-end}}


=== 越南 ===
==誰是雅克弟兄?==
{{main|{{link-vi|看黃蝴蝶 (歌曲)|Kìa con bướm vàng}}}}
有人認為雅克弟兄可能是:

# [[雅克·德·莫萊]]弟兄
{{Multicol}}
# [[雅各布內·達·托迪]](Jacopone da Todi)弟兄
;Kìa con bướm vàng <small>(漢譯:看黄蝴蝶)</small>
# [[Frère Jacques Beaulieu]]弟兄
<poem>
# [[雅克·克萊門特]](Jacques Clément)弟兄
''Kìa con bướm vàng'' <small>(看黄蝴蝶)</small>
# [[马丁·路德]]弟兄
''Kìa con bướm vàng'' <small>(看黄蝴蝶)</small>
''Xòe đôi cánh'' <small>(展雙翅)</small>
''Xòe đôi cánh'' <small>(展雙翅)</small>
''Tung cánh bay năm ba vòng'' <small>(展翅飛三五圈)</small>
''Tung cánh bay năm ba vòng'' <small>(展翅飛三五圈)</small>
''Ta ngồi xem...'' <small>(坐着看)</small>
''Ta ngồi xem.'' <small>(坐着看)</small>
</poem>
{{Multicol-end}}

=== 日本 ===
{{see also|{{link-ja|フレール・ジャック#よく知られた邦題|フレール・ジャック#よく知られた邦題|雅克弟兄#著名的歌詞版本}}}}


==文化影響==
==文化影響==
*[[古斯塔夫·马勒]]的《[[第1号交响曲 (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用[[低音提琴]]将雅克弟兄的旋律演绎为一首葬礼进行曲<ref name=":1" />。
*[[古斯塔夫·马勒]]的《[[第1号交响曲 (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中,雅克弟兄的曲調由大調變成小調,並用[[低音提琴]]将旋律演绎为一首葬礼进行曲<ref name=":1" />。
* 在《[[星际旅行]]》电视剧集《[[下一代]]》中的一集《[[灾难 (下一代剧情)|灾难]]》中,[[让吕克·皮卡尔]]舰长用《雅克弟兄》来让与他一同被困在[[涡轮电梯]]中的孩子们镇静下来。
*在《[[星际旅行]]》电视剧集《[[下一代]]》中的一集《[[灾难 (下一代剧情)|灾难]]》中,[[让-吕克·皮卡尔]]舰长用《雅克弟兄》来让与他一同被困在[[涡轮电梯]]中的孩子们镇静下来。
*[[馬來西亞]]歌手[[曹格]]在其歌曲《兩隻戀人》的副歌部分沿用《雅克弟兄》的曲調,而副歌歌詞亦與《雅克弟兄》押韻。
*[[馬來西亞]]歌手[[曹格]]在其歌曲《兩隻戀人》的副歌部分沿用《雅克弟兄》的曲調,而副歌歌詞亦與《雅克弟兄》押韻。
*[[韓國]]女團[[NMIXX]]在其歌曲《Young, Dumb, Stupid》的副歌部分沿用《雅克弟兄》的曲調。
*環遊世界八十天2004年電影菲力弗格一行人在蘭州糟蠍子幫俘虜的片段,成龍飾演的帕斯巴德有唱《賈克修士》,但最後兩句唱錯被茉莉拉羅糾正。
*哈佛大学哈佛东亚语言文明系根据该歌改编了中国历史朝代歌:“商周秦汉,商周秦汉,隋唐宋,隋唐宋。元明清Republic(中华民国),元明清Republic,毛泽东,毛泽东。”<ref>{{Cite web|url= http://culture.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11/06/31002046_0.shtml|title= 汉学家编《两只老虎》版中国朝代歌|work= 东方早报|date= 2013-11-06|access-date= 2023-09-10|archive-date= 2013-11-14|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14080351/http://culture.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11/06/31002046_0.shtml|dead-url= no}}</ref>


== 參考文獻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Reflist|30em}}


==外部連結==
==外部連結==
*[http://demonsaumonde.free.fr/frere.jacques/index.html 不同《雅克弟兄》的音樂影片]
*[http://demonsaumonde.free.fr/frere.jacques/index.html 不同《雅克弟兄》的音樂影片] {{Wayback|url=http://demonsaumonde.free.fr/frere.jacques/index.html |date=20201223112054 }}


[[Category:法国歌]]
[[Category:法国歌]]
[[Category:兒歌]]
[[Category:G大调作品]]
[[Category:中华民国国歌]]

2024年6月8日 (六) 22:47的最新版本

雅克弟兄》(法語:Frère Jacques法语发音:[fʁɛʁ ʒɑk]或更普遍的为[fʁɛʁə ʒɑkə])是一首法国民间轮唱歌曲[1],可以單以本來的曲調或者不停的四部轮唱的方式演繹。这首歌拥有诸多语言版本的填词及名称,其德语版本叫做《马丁兄弟》[1],英语版本叫做《约翰兄弟》[1],其普通话版叫做《兩隻老虎》,粵語版叫做《打開蚊帳》[2]

这首歌曲有许多改编。奥地利作曲家马勒在其1888年发布的处女作《第一號交响曲》中将这首歌改编为小调式的,以作为第三乐章丧葬进行曲的主题[1]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这首歌被重新填词为《打倒军阀》作为战歌,随着北伐战争传唱全中国[1]

法文版本[编辑]

歌曲概况[编辑]

这首歌是关于一个僧侣敲钟叫马丁的职责:雅克弟兄显然是睡过头了,是摇铃叫马丁的时候了,于是有人用这首歌把他吵醒了[3]

Frère Jacques

Frère Jacques,
Frère Jacques,
Dormez-vous?
Dormez-vous?
Sonnez les matines!
Sonnez les matines!
Ding, dang, dong.
Ding, dang, dong.
(中文翻譯)

雅克弟兄,
雅克弟兄,
您在睡覺嗎?
您在睡覺嗎?
快去敲做日课的鐘!
快去敲做日课的鐘!
叮,叮,鐺。
叮,叮,鐺。
活页乐谱

歌曲的出处[编辑]

有学者称这首歌和17世纪专治结石的外科医生英语Lithotomy雅克·比尤利英语Jacques de Beaulieu神父有关[4],而另有学者进一步调查表示未发现支持这一说法的证据[5]。亦有人认为这首歌最早是用来嘲讽犹太人新教徒马丁·路德[6]。还有人认为这首歌是用来嘲笑道明會之懒惰[7]。理查德·格雷格评论科兹马·普鲁特科夫俄语Козьма Прутков的书时指出,《雅克弟兄》出自一首关于“神父西奥菲尔”的俄罗斯宗教歌曲[8]

出版记录[编辑]

乐谱收藏家詹姆斯·富尔德(英語:James Fuld)说这首曲子于1811年首次出版[9],歌词和音乐于1869年一起在巴黎出版[10]。而1825年的一本书中提及了这首歌的歌词,并以唱名描述了旋律,未给出乐谱[11]。这首歌的歌词和音乐一起出现在夏尔·勒布法语Charles Lebouc所著的《儿童娱乐:面向儿童的游戏圆舞曲及游戏歌舞小调合集,附流畅钢琴伴奏》(法語:Recreations de l'enfance: Recueil de Rondes avec Jeux et de Petites Chansons pour Faire Jouer, Danser et Chanter les Enfants avec un Accompagnement de Piano Très-Facile)一书中,此书于1860年在巴黎出版。

衍生版本[编辑]

欧美各国[编辑]

《雅克弟兄》在歐洲廣為流傳,而各種語言的翻譯大都跟法文原文的意思相近。各國的譯詞間的差異,大多在修士的名字。原來人名雅克在德文丹麥文得以保持,但在俄文英文的版本就變成了約翰,在義大利文則變了馬丁諾,考慮到與樂句之間音節搭配的問題。所以英文的翻譯把問句調到所呼喚的人名之前,而俄文的譯詞則在人名之後,並且多加了一個呼喚的音節。至於鐘聲,原文只說道早晨的鈴在響,英文版本直接翻譯。而俄文版本因為名詞區分六個,在歌詞的第三句則加以把貪睡鬼(Соня)譯成Соне колокольчик,整句的意思變成了「你(難道)沒有聽到(催促)貪睡鬼(起床)的鐘聲」,使本來的意思顯得更明顯。此外,模擬鐘聲的擬聲詞在各國不同的翻譯版本也有點不同,似乎在斯拉夫語系裡鐘聲是用較為高頻的聲音來表現,而德文與丹麥文等日爾曼語系中則用低頻的發音。丹麥文用了b代替d作為鐘聲的聲母

中文地区[编辑]

“雅克弟兄”這首歌有數個中文版本。

19世纪初粤语填词的《打开蚊帐》儿歌,产生于澳门,歌词描绘生活片断、与小孩互动。[2]。1835年容闳7岁时到澳门的教会学校上学,在澳门当地就已经接触到了《雅克兄弟》和《打开蚊帐》。

该曲被重新填词,成为现在通行的歌词,曲名也定为《两只老虎》,在华人世界中流行不衰。

中國国歌历史
清朝 1878—1896
清朝 1896—1906
清朝 1906—1911
清朝 1911—1912
普天乐(半官方)
李中堂乐(半官方)
颂龙旗(半官方)
鞏金甌
北洋政府 1912—1913
北洋政府 1913—1915
北洋政府 1915—1921
1915
1916—1921
北洋政府 1921—1928
中華民國 1926—1930
中華民國 1930—
五族共和歌
卿云歌(第一次)
中華雄立宇宙間
原歌词
重新填词
卿云歌(第二次)
国民革命歌
黃埔軍校訓詞/三民主义歌(中華民國國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1—1937國際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1949—1966
1966—1978
1978—1982
1982—
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原歌词
无歌词
重新填词(继续革命的战歌)
原歌词
注:
  1.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自1966年起事实上被废止,正式场合只奏曲不演唱歌词,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事实上取代了国歌的地位;1978年重新填词,1982年恢复原歌词[12]
  2. 兩岸分治,目前中国大陆使用义勇军进行曲,台湾則使用黃埔軍校訓詞/三民主义歌
  3. 香港(1997年7月1日起)及澳門(1999年12月20日起)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义勇军进行曲

1920年代北伐之前,1925年2月1日,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广东大学大操场召开成立大会,全体合唱《国民革命歌》。[13]1925年2月6日东征途中在东莞县召开军民千人联欢会,群唱《国民革命歌》《杀贼歌》。[14]1925年2月20日在《中国军人》创刊号上刊登《国民革命歌》词曲全文,没有署名。旋律取自法国著名童谣《雅克兄弟》,重新填词后改名为《国民革命歌》作为国民革命军军歌。这首歌的词作者的身份至少有黄埔二期学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邝鄘[15][16]留法勤工俭学近四年后归国[17]黄埔二期学员罗振声[18]黄埔一期政治教官时任建国陆海军大元师府铁甲车队党代表廖乾吾(廖乾五)、甘乃光4种说法。[19]1926年7月2日广州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通过了《请颁布国歌案》:“(甲)请教育行政会制定。(乙)先定文字后定谱。(丙)在国歌未颁布以前,卿云歌等以国民革命歌代之”。直到1930年国民政府以孙中山黄埔军校训词(即三民主义歌)为代国歌为止。1927年6月,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呈文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要求修改《国民革命歌》词调,称“现时普通所谓之国民革命歌者,音调既近鄙涩,歌词亦似欠修饰”。1927年7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连续多天在《申报》《民国日报》上刊登有关征集《国民革命歌》新歌词的启事。[19]

第一次国共内战时,共产党在其统治区發動土地革命,将此曲重新填词[16]

其后,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在民國54年(1965年)利用此曲調作為軍歌《打倒共匪》的旋律[20]

上述五個中文版本陈列如下:

越南[编辑]

日本[编辑]

文化影響[编辑]

  • 古斯塔夫·马勒的《D大调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中,雅克弟兄的曲調由大調變成小調,並用低音提琴将旋律演绎为一首葬礼进行曲[1]
  • 在《星际旅行》电视剧集《下一代》中的一集《灾难》中,让-吕克·皮卡尔舰长用《雅克弟兄》来让与他一同被困在涡轮电梯中的孩子们镇静下来。
  • 馬來西亞歌手曹格在其歌曲《兩隻戀人》的副歌部分沿用《雅克弟兄》的曲調,而副歌歌詞亦與《雅克弟兄》押韻。
  • 韓國女團NMIXX在其歌曲《Young, Dumb, Stupid》的副歌部分沿用《雅克弟兄》的曲調。
  • 環遊世界八十天2004年電影菲力弗格一行人在蘭州糟蠍子幫俘虜的片段,成龍飾演的帕斯巴德有唱《賈克修士》,但最後兩句唱錯被茉莉拉羅糾正。
  • 哈佛大学哈佛东亚语言文明系根据该歌改编了中国历史朝代歌:“商周秦汉,商周秦汉,隋唐宋,隋唐宋。元明清Republic(中华民国),元明清Republic,毛泽东,毛泽东。”[21]

參考文獻[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康佺. 从《打倒列强》——说到马勒的《笫一交响乐》. 音乐爱好者. 1985, (1) [2019-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2. ^ 2.0 2.1 張倩儀. 趣怪的舊時香港兒歌. 橙新聞. 2015-07-09 [2019-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3. ^ Landes, David S. 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New York: W. W. Norton. 1998: 48. 
  4. ^ Loudon, Irvine. Western Medic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19-924813-3. 
  5. ^ Ganem, JP; Carson, CC. Frère Jacques Beaulieu: from rogue lithotomist to nursery rhyme character. Journal of Urology. April 1999, 161 (4): 1067–1069. PMID 10081839. 
  6. ^ Draughon, Francesca; Knapp, Raymond. Mahler and the Crisis of Jewish Identity. ECHO. Fall 2001, 3 (2). 
  7. ^ Refrains d'enfants, histoire de 60 chansons populaires, Martine David, A. Marie Delrieu, Herscher, 1988.. [2019-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5). 
  8. ^ Gregg, Richard. Review of Koz'ma Prutkov: The Art of Parody by Barbara Heldt Monter. Slavic Review. June 1974, 33 (2): 401–402. 
  9. ^ La Cle du Caveau a l'usage de tous les Chansonniers francais, Paris, 1811
  10. ^ Fuld, James J. The Book of World Famous Music Classical, Popular, and Folk. Dover Publications. 1995. ISBN 0-486-28445-X. 
  11. ^ Paris, Aimé. Expositions et pratique des procédés de la mnemotechniques, à l'usage des personnes qui veulent étudier la mnémotechnie en général. Paris. 1825: 502–505 [2019-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12. ^ 陳永浩. 唱國歌,的確很感動流淚?-立法會 CB(2)1300/17-18(21)號文件 (PDF). 
  13. ^ 原载1925年2月1日《青年军人》创刊号,后转载于《黄埔军校史料》第332—333页:“民国十四年(1925年)二月一日在广东大学大操场,举行《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大会》。大会议程:...3、唱国民革命歌
  14. ^ 1925年2月18日《上海民国日报》发表《东莞各界对黄埔革命军之信仰》一文,《黄埔军校史料》第248——251页转载:“东莞六日通讯”“是晚东莞县国民党特召集市民开一联欢会,到会者千余人。首由主席宣布开会宗旨,首由谢星南演说,略述三民主义之大意......。次罗振声演说:解释国民革命歌之意义。次周恩来演说:谓本军系解除人民痛苦而来......次李均伊演说,演毕,群唱国民革命歌,杀贼歌”。
  15. ^ 刘果毅. 北伐军军歌的词作者. 人民音乐. 1984, (9) [2019-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5). 
  16. ^ 16.0 16.1 《两只老虎》改编的民国军歌. 老年生活报(第13版 历史传奇). 2014-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17. ^ 《黄埔军校研究》第三辑:黄埔军校二期生研究
  18. ^ 梅德华:“《国民革命歌》词作者——罗振声”,《红岩春秋》,1996年第5期。
  19. ^ 19.0 19.1 廖利明:“《国民革命歌》:大革命时期的最强音”,《中国档案报》,2018年11月9日 总第3295期 第二版
  20. ^ 入伍訓練. 58年班. [2019-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2). 
  21. ^ 汉学家编《两只老虎》版中国朝代歌. 东方早报. 2013-11-06 [2023-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4).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