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費驊: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Itw留言 | 贡献
 
(未显示1个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第61行: 第61行:
1974年,費驊擔任行政院祕書長期間,與[[中華民國經濟部|經濟部]]部長[[孫運璿]]邀請[[交通部電信總局]]局長[[方賢齊]]、[[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微波研究室主任[[潘文淵]]等人討論台灣產業發展的新方向,提出發展[[積體電路]]的電子工業政策,使台灣工業政策從[[加工出口區]]式的[[勞力密集工業]]改變成[[科學園區]]式的技術密集。
1974年,費驊擔任行政院祕書長期間,與[[中華民國經濟部|經濟部]]部長[[孫運璿]]邀請[[交通部電信總局]]局長[[方賢齊]]、[[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微波研究室主任[[潘文淵]]等人討論台灣產業發展的新方向,提出發展[[積體電路]]的電子工業政策,使台灣工業政策從[[加工出口區]]式的[[勞力密集工業]]改變成[[科學園區]]式的技術密集。


費驊是台灣[[國家公園]]的催生者之一。1980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內政部]]修訂《內政部組織法》時,他主張將營建司改為營建署,獲得當時[[行政院長]][[孫運璿]]的支持;[[內政部營建署]]於次年成立,並負責國家公園的推動與管理,他也親自參與國家公園的相關規劃工作。1982年,他以70歲高齡親自登上[[海拔]]2,800公尺的[[八通關草原]],以了解[[新中橫公路]]對[[玉山]]地區的影響,事後也終止了新中橫公路穿越[[玉山山脈]]及[[中央山脈]]的計畫。此外,[[小觀音山]]的箭竹林、[[夢幻湖]]的[[台灣水韭]]也因他規劃的[[陽明山國家公園]]而保存下來,[[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崇德水泥廠及[[立霧溪]]水力開發計畫也因他的奔走而取消,為台灣生態保育寫下新頁。
費驊是台灣[[國家公園]]的催生者之一。1980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內政部]]修訂《內政部組織法》時,他主張將營建司改為營建署,獲得當時[[行政院長]][[孫運璿]]的支持;[[內政部營建署]]於次年成立,並負責國家公園的推動與管理,他也親自參與國家公園的相關規劃工作。1982年,他以70歲高齡親自登上[[海拔]]2,800公尺的[[八通關草原]],以了解[[新中橫公路]]對[[玉山]]地區的影響,事後也終止了新中橫公路穿越[[玉山山脈]]及[[中央山脈]]的計畫。此外,[[小觀音山]]的箭竹林、[[夢幻湖 (臺北市)|夢幻湖]]的[[台灣水韭]]也因他規劃的[[陽明山國家公園]]而保存下來,[[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崇德水泥廠及[[立霧溪]]水力開發計畫也因他的奔走而取消,為台灣生態保育寫下新頁。


1984年2月29日清晨,費驊在[[陽明山]]家門口附近晨跑時,不幸遭[[大都會客運|台北市公車]]撞擊逝世。
1984年2月29日清晨,費驊在[[陽明山]]家門口附近晨跑時,不幸遭[[大都會客運|台北市公車]]撞擊逝世。


==家庭==
==家庭==
其妻[[張心漪]],其外祖母[[曾季芬]]為[[曾國藩]]的三女。兩人育有一女二子。長女費宗清,嫁給企業家[[丁善理]];長子[[費宗澄]],建築師;次子[[費宗浩]]。<ref>{{Cite journal |author= 曾華璧 |url= https://www.th.gov.tw/new_index/upload/download/328fb12a3fd346505eb7aae25b429461.pdf |title= 閱讀《費驊日記》發現費驊 |journal= 臺灣文獻季刊 |issn= 1016-457X |year= 2015 |volume= 66 |issue= 1 |pages= 221 |publisher=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access-date= 2022-07-06 |archive-date= 2022-02-11 |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211060231/https://www.th.gov.tw/new_index/upload/download/328fb12a3fd346505eb7aae25b429461.pdf }}</ref>
其妻[[張心漪]],其外祖母[[曾季芬]]為[[曾國藩]]的三女。兩人育有一女二子。長女費宗清,嫁給企業家[[丁善理]]{{r|丁善理}};長子[[費宗澄]],建築師;次子[[費宗浩]]。<ref>{{Cite journal |author= 曾華璧 |url= https://www.th.gov.tw/new_index/upload/download/328fb12a3fd346505eb7aae25b429461.pdf |title= 閱讀《費驊日記》發現費驊 |journal= 臺灣文獻季刊 |issn= 1016-457X |year= 2015 |volume= 66 |issue= 1 |pages= 221 |publisher=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access-date= 2022-07-06 |archive-date= 2022-02-11 |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211060231/https://www.th.gov.tw/new_index/upload/download/328fb12a3fd346505eb7aae25b429461.pdf }}</ref>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Reflist|refs=
{{Reflist|refs=
<ref name="" >{{cite book |authors=[[呂芳上]]總策畫,朱文原、周美華、葉惠芬、高素蘭、陳曼華、歐素瑛編輯撰稿 |title=《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大事記》 |location=台北 |publisher=國史館 |year=2012 |isbn=978-986-03-3586-6 }}</ref>
<ref name=記>{{cite book |author=[[呂芳上]]總策畫,朱文原、周美華、葉惠芬、高素蘭、陳曼華、歐素瑛編輯撰稿 |title=《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大事記》 |location=台北 |publisher=國史館 |year=2012 |isbn=978-986-03-3586-6 }}</ref>

<ref name=丁善理>{{cite web |author=丁善理 |url=http://www.lawrenceting.com/chinese/about/002-4.html |title=我親愛的岳父 紀念 費驊先生 |publisher=丁善理紀念基金會 |date=1993-11-30 }}</ref>
}}
}}
*魏宏晉,《台灣的國家公園》,台北市:遠足文化,2002年 ISBN 986-801-541-3
*魏宏晉,《台灣的國家公園》,台北市:遠足文化,2002年 ISBN 986-801-541-3
第94行: 第96行:
[[Category:行政院秘書長]]
[[Category:行政院秘書長]]
[[category: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
[[category: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
[[Category:行政院政務委員]]
[[Category:中國國民黨黨員]]
[[Category:中國國民黨黨員]]
[[Category:中華民國工程師]]
[[Category:中華民國工程師]]
第102行: 第105行:
[[Category:臺灣行人車禍身亡者]]
[[Category:臺灣行人車禍身亡者]]
[[Category:在臺北市身亡者]]
[[Category:在臺北市身亡者]]
[[Category:任內身亡者]]

2024年4月27日 (六) 07:09的最新版本

費驊
政治人物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12年5月23日
 中華民國江蘇省松江縣
逝世1984年2月29日(1984歲—02—29)(71歲)
 中華民國台北市
死因車禍
籍贯江蘇松江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学历
经历

費驊(1912年5月23日—1984年2月29日),字之驊,生於中華民國江蘇省松江縣(今上海市松江區),祖籍安徽省合肥縣(今肥東縣),台灣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

生平[编辑]

1970年3月4日,特派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秘書長費驊為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第二十六屆大會首席代表;4月13日,率團起程。[1]:786

1974年,費驊擔任行政院祕書長期間,與經濟部部長孫運璿邀請交通部電信總局局長方賢齊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微波研究室主任潘文淵等人討論台灣產業發展的新方向,提出發展積體電路的電子工業政策,使台灣工業政策從加工出口區式的勞力密集工業改變成科學園區式的技術密集。

費驊是台灣國家公園的催生者之一。1980年,內政部修訂《內政部組織法》時,他主張將營建司改為營建署,獲得當時行政院長孫運璿的支持;內政部營建署於次年成立,並負責國家公園的推動與管理,他也親自參與國家公園的相關規劃工作。1982年,他以70歲高齡親自登上海拔2,800公尺的八通關草原,以了解新中橫公路玉山地區的影響,事後也終止了新中橫公路穿越玉山山脈中央山脈的計畫。此外,小觀音山的箭竹林、夢幻湖台灣水韭也因他規劃的陽明山國家公園而保存下來,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崇德水泥廠及立霧溪水力開發計畫也因他的奔走而取消,為台灣生態保育寫下新頁。

1984年2月29日清晨,費驊在陽明山家門口附近晨跑時,不幸遭台北市公車撞擊逝世。

家庭[编辑]

其妻張心漪,其外祖母曾季芬曾國藩的三女。兩人育有一女二子。長女費宗清,嫁給企業家丁善理[2];長子費宗澄,建築師;次子費宗浩[3]

參考文獻[编辑]

  1. ^ 呂芳上總策畫,朱文原、周美華、葉惠芬、高素蘭、陳曼華、歐素瑛編輯撰稿.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大事記》. 台北: 國史館. 2012. ISBN 978-986-03-3586-6. 
  2. ^ 丁善理. 我親愛的岳父 紀念 費驊先生. 丁善理紀念基金會. 1993-11-30. 
  3. ^ 曾華璧. 閱讀《費驊日記》發現費驊 (PDF). 臺灣文獻季刊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5, 66 (1): 221 [2022-07-06]. ISSN 1016-457X.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11). 
  • 魏宏晉,《台灣的國家公園》,台北市:遠足文化,2002年 ISBN 986-801-541-3
  • 邢智田、劉叔慧,《你能懂-半導體》,台北市:大塊文化,1999年 ISBN 957-846-879-2
  • 游登良,《臺灣國家公園史一九○○-二○○○》,內政部營建署,2002年 ISBN 9570115149
官衔
行政院
前任:
李國鼎
財政部部長
第十二任
1976年6月11日-1978年6月1日
繼任:
張繼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