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季學錦: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Sgsg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季學錦'''({{bd|?||1798年|catIdx=J季}}),為[[中國]][[清朝]]官員,江蘇[[昭文縣]]人。
'''季學錦'''({{bd|?||1798年|catIdx=J季}}),為[[中國]][[清朝]]官員,江蘇[[昭文縣]]人。


季學錦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科會試中式,殿試後,其卷本被列為一甲第三,結果因引見不到,被降為三甲之末。<ref>《郎潜纪闻初笔·卷六》:殿试引见不到降甲: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殿试,钦定前十本常熟季学锦卷列一甲第三,以引见不到,降三甲末。咸丰己未科,聊城朱学笃卷列二甲第一,亦以引见不到降甲。</ref>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檢討]]。曾任河東鹽運使。<ref>《詞林輯略·卷四》</ref>嘉慶二年([[1797年]])擔任[[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翌年,疾卒於任。
季學錦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科會試中式,殿試後,其卷本被列為一甲第三,結果因引見不到,被降為三甲之末。<ref>《郎潜纪闻初笔·卷六》:殿试引见不到降甲: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殿试,钦定前十本常熟季学锦卷列一甲第三,以引见不到,降三甲末。咸丰己未科,聊城朱学笃卷列二甲第一,亦以引见不到降甲。</ref>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檢討]]。曾任[[河東鹽運使]]。<ref>《詞林輯略·卷四》</ref>嘉慶二年([[1797年]])擔任[[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翌年,疾卒於任。


==註釋==
==註釋==
第20行: 第20行:
{{DEFAULTSORT:Ji季}}
{{DEFAULTSORT:Ji季}}
[[Category:清朝庶吉士]]
[[Category:清朝庶吉士]]
[[Category:清朝翰林]]
[[Category:清朝翰林院检讨]]
[[Category:清朝鹽運使]]
[[Category:清朝河東鹽運使]]
[[Category: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
[[Category: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
[[Category:常熟人]]
[[Category:常熟人]]

2012年3月27日 (二) 02:08的版本

季學錦(?—1798年),為中國清朝官員,江蘇昭文縣人。

季學錦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科會試中式,殿試後,其卷本被列為一甲第三,結果因引見不到,被降為三甲之末。[1]庶吉士散館翰林院檢討。曾任河東鹽運使[2]嘉慶二年(1797年)擔任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翌年,疾卒於任。

註釋

  1. ^ 《郎潜纪闻初笔·卷六》:殿试引见不到降甲: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殿试,钦定前十本常熟季学锦卷列一甲第三,以引见不到,降三甲末。咸丰己未科,聊城朱学笃卷列二甲第一,亦以引见不到降甲。
  2. ^ 《詞林輯略·卷四》

參考文獻

  • 《郎潜纪闻初笔》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 朱汝珍,《詞林輯略·卷四》, 清代傳記叢刊, 學林類(18), 明文書局發行。
官衔
前任:
劉大懿
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
1797年上任
繼任:
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