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國姓鄉: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标签2017版源代码编辑
 
(未显示1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第37行: 第37行:
在[[漢族|漢]]墾移民尚未至此前,只有當時活躍在此區的「大肚番」在烏溪對岸活動。[[明鄭時期]],[[鄭成功]]的左武衛[[劉國軒]],率兵沿著[[烏溪]]往深山攻打「大肚番」,直到國姓一帶才停止並就地墾荒,並將駐營處稱為「'''國姓埔'''」。
在[[漢族|漢]]墾移民尚未至此前,只有當時活躍在此區的「大肚番」在烏溪對岸活動。[[明鄭時期]],[[鄭成功]]的左武衛[[劉國軒]],率兵沿著[[烏溪]]往深山攻打「大肚番」,直到國姓一帶才停止並就地墾荒,並將駐營處稱為「'''國姓埔'''」。
[[台灣清治時期|清治時期]][[咸豐]]年間,漢人陸續遷入埔里、國姓附近。光緒4年(1878年),[[台灣巡撫]][[劉銘傳]]特給與[[霧峰林家]][[林朝棟]]「林合」墾契,讓他在中路(今[[八通關古道]])沿山招佃墾耕,並專賣全台[[樟腦]],林為了保護腦丁,從東勢角(今[[臺中市]][[東勢區]])的馬鞍嶺至埔里社大坪頂之間闢設官道(同日時期的[[台中隘勇線]]),沿途設碉壘柵並駐紮軍隊,吸引東勢客家人,從[[新社區|新社]]沿著官道進入國姓地區開發。
[[台灣清治時期|清治時期]][[咸豐]]年間,漢人陸續遷入埔里、國姓附近。光緒4年(1878年),[[台灣巡撫]][[劉銘傳]]特給與[[霧峰林家]][[林朝棟]]「林合」墾契,讓他在中路(今[[八通關古道]])沿山招佃墾耕,並專賣全台[[樟腦]],林為了保護腦丁,從東勢角(今[[臺中市]][[東勢區]])的馬鞍嶺至埔里社大坪頂之間闢設官道(同日時期的[[台中隘勇線]]),沿途設碉壘柵並駐紮軍隊,吸引東勢客家人,從[[新社區|新社]]沿著官道進入國姓地區開發。
[[台灣日治時期]]初,陸續隸屬於[[臺灣民政支部]]、[[臺中縣 (日治時期)|臺中縣]]。1901年([[明治]]34年),[[台灣總督府]]將台灣改為「二十廳」,[[南投廳]]成立後,國姓轄區隸屬於埔里社支廳'''[[北港溪堡]]'''與部份的[[埔里社堡]]。1920年台灣地方制度再改變,改為'''[[國姓庄|國姓-{庄}-]]''',隸屬[[臺中州]][[能高郡]]。
[[台灣日治時期|台灣日據時期]]初,陸續隸屬於[[臺灣民政支部]]、[[臺中縣 (日治時期)|臺中縣]]。1901年([[明治]]34年),[[台灣總督府]]將台灣改為「二十廳」,[[南投廳]]成立後,國姓轄區隸屬於埔里社支廳'''[[北港溪堡]]'''與部份的[[埔里社堡]]。1920年台灣地方制度再改變,改為'''[[國姓庄|國姓-{庄}-]]''',隸屬[[臺中州]][[能高郡]]。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日本帝國|日本]][[台灣總督府]]轄區後,改為'''國姓鄉'''。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日本帝國|日本]][[台灣總督府]]轄區後,改為'''國姓鄉'''。


== 人口 ==
== 地理 ==
=== 地形 ===
國姓鄉位於南投縣西北部{{r|鄉志地理篇|p=83}},中央山脈西部衝上斷層山地西側{{r|鄉志總論|p=5}},北毗臺中市新社、和平兩區,西鄰草屯鎮與臺中市太平、霧峰兩區,東臨仁愛鄉、埔里鎮,南接中寮、水里、魚池三鄉。全境地形狹長,主要有山地、丘陵地、溪流、河岸沖積地與河階小平地等地形,四面群山圍繞,鄉境內中央地區地勢較低{{r|鄉志地理篇|p=83}}。整體僅有溪流兩畔部分沖積地較為平坦,形成平地與丘陵,其餘因受河川侵蝕切割影響,地勢起伏較為陡急,海拔高度介於200至1,206公尺之間,少數山峰海拔高於1,000公尺{{r|鄉志總論|p1=5|鄉志地理篇|p2=83}}。

=== 人口 ===
{{Historical populations
{{Historical populations
|type = Taiwan
|type = Taiwan
|footnote = 來源:
|footnote = 來源:{{cite web |url=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publisher=[[中華民國內政部|內政部]] |title=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26121339/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archivedate=2014-10-26 |accessdate=2017-07-29 }}
# {{harvnb|潘英海|2012|pp=45-46|loc=第一章·總論}}
# {{cite web |url=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publisher=[[中華民國內政部|內政部]] |title=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026121339/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archivedate=2014-10-26 |accessdate=2017-07-29 }}
|1946 |12839
|1951 |15936
|1956 |20505
|1961 |24929
|1966 |30023
|1971 |33076
|1976 |30796
|1981 |28905
|1981 |28905
|1986 |28157
|1986 |28157
第60行: 第73行:
根據南投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3年底國姓鄉戶數約7千戶,人口約1.7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石門村與大旗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904人與675人<ref>{{Cite web |url=https://household2.nantou.gov.tw/02census/index.php |title=鄉鎮里鄰人口統計 |author=南投縣政府 人口統計資訊管理平台 |publisher=南投縣政府 |access-date=2022-10-17 |language=zh-tw }}{{Dead link}}</ref>。
根據南投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3年底國姓鄉戶數約7千戶,人口約1.7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石門村與大旗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904人與675人<ref>{{Cite web |url=https://household2.nantou.gov.tw/02census/index.php |title=鄉鎮里鄰人口統計 |author=南投縣政府 人口統計資訊管理平台 |publisher=南投縣政府 |access-date=2022-10-17 |language=zh-tw }}{{Dead link}}</ref>。


<div style="width:370px; height:190px; border:solid 1px"><div class="NavHead" style="background:transparent; text-align:center">國姓鄉歷年人口變化(1981年-2030年)<ref name="moi.gov.tw">{{Cite web |url=https://www.moi.gov.tw/files/site_stuff/321/1/month/m1-10.xls |title=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format=XLS |publisher=內政部統計月報 |date=2020-02-10 |access-date=2020-08-10 |language=zh-tw |archive-date=2020-05-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501062349/https://www.moi.gov.tw/files/site_stuff/321/1/month/m1-10.xls |dead-url=yes }}</ref></div><div class="NavContent" style="text-align:center">
<div style="width:370px; height:190px; border:solid 1px"><div class="NavHead" style="background:transparent; text-align:center">國姓鄉歷年人口變化(1955年-2030年){{r|鄉志總論|pp=45-46}}<ref name="moi.gov.tw">{{Cite web |url=https://www.moi.gov.tw/files/site_stuff/321/1/month/m1-10.xls |title=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format=XLS |publisher=內政部統計月報 |date=2020-02-10 |access-date=2020-08-10 |language=zh-tw |archive-date=2020-05-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501062349/https://www.moi.gov.tw/files/site_stuff/321/1/month/m1-10.xls |dead-url=yes }}</ref></div><div class="NavContent" style="text-align:center">
{{Graph:Chart|width=270|height=100|xAxisMin=1981|xAxisMax=2025|xAxisTitle=年份|yAxisTitle=人口數|type=line
{{Graph:Chart|width=270|height=100|xAxisMin=1955|xAxisMax=2025|xAxisTitle=年份|yAxisTitle=人口數|type=line
|x=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
|x=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
|y1=28905,28843,29017,28754,28465,28157,27645,26896,26385,26175,26177,26115,25778,25622,25579,25339,25025,24643,24173,23675,23401,23136,22795,22392,22133,21776,21497,21195,20964,20668,20351,20165,19919,19715,19360,19098,18803,18629,18245,17965,17557,17256,16884
|y1=19206,20505,21430,23303,23309,24065,24929,26163,27245,28168,29025,30023,30987,31663,32717,33092,33076,33038,32405,32078,31427,30796,30212,29840,29445,29082,28905,28843,29017,28754,28465,28157,27645,26896,26385,26175,26177,26115,25778,25622,25579,25339,25025,24643,24173,23675,23401,23136,22795,22392,22133,21776,21497,21195,20964,20668,20351,20165,19919,19715,19360,19098,18803,18629,18245,17965,17557,17256,16884
|colors=#FFD700
|colors=#FFD700
}}</div></div>{{Clear}}
}}</div></div>{{Clear}}
第129行: 第142行:
== 教育 ==
== 教育 ==
=== 國民中學 ===
=== 國民中學 ===
1956年9月4日,成立國姓初級中學。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國姓初級中學改制為國姓國民中學{{r|鄉志教育篇|p=505}}。1969年12月9日,成立北山國民中學{{r|鄉志教育篇|p=510}}。1975年8月1日,成立國姓國民中學北梅分部{{r|鄉志教育篇|pp=505-506、513}}。1979年8月1日,國姓國民中學北梅分部獨立為北梅國民中學{{r|鄉志教育篇|pp=506、513}}。
*南投縣立國姓國民中學
*南投縣立北山國民中學
*南投縣立北梅國民中學


=== 國民小學 ===
=== 國民小學 ===
第194行: 第205行:


=== 古蹟 ===
=== 古蹟 ===
*北港溪橋:是[[台灣日治時期|日時期]]建造的[[國姓鄉北港溪石橋|糯米橋]],為南投縣三級古蹟,毀於[[七二水災|敏督莉風災]]。
*北港溪橋:是[[台灣日治時期|日時期]]建造的[[國姓鄉北港溪石橋|糯米橋]],為南投縣三級古蹟,毀於[[七二水災|敏督莉風災]]。


=== 休閒娛樂 ===
=== 休閒娛樂 ===
第240行: 第251行:
;引用來源
;引用來源
{{Reflist|3|refs=
{{Reflist|3|refs=
<ref name="鄉志總論">{{cite book |year=2012 |chapter=第一篇·總論 |editor=潘英海 |editor2=張永楨 |title=《國姓鄉志》 |language=zh-tw |location=南投縣國姓鄉 |publisher=國姓鄉公所 }}</ref>
<ref name="鄉志地理篇">{{cite book |year=2012 |chapter=第二篇·地理篇 |editor=彭國棟 |title=《國姓鄉志》 |language=zh-tw |location=南投縣國姓鄉 |publisher=國姓鄉公所 }}</ref>
<ref name="鄉志政事篇">{{cite book |year=2012 |chapter=第四篇·政事篇 |editor=江大樹 |editor2=曾士瑋 |title=《國姓鄉志》 |language=zh-tw |location=南投縣國姓鄉 |publisher=國姓鄉公所 }}</ref>
<ref name="鄉志政事篇">{{cite book |year=2012 |chapter=第四篇·政事篇 |editor=江大樹 |editor2=曾士瑋 |title=《國姓鄉志》 |language=zh-tw |location=南投縣國姓鄉 |publisher=國姓鄉公所 }}</ref>
<ref name="鄉志教育篇">{{cite book |year=2012 |chapter=第七篇·教育篇 |editor=廖志輝 |title=《國姓鄉志》 |language=zh-tw |location=南投縣國姓鄉 |publisher=國姓鄉公所 }}</ref>
}}
}}



2024年6月13日 (四) 05:41的最新版本

國姓鄉
Guoxing Township
舊稱:國姓埔
國姓鄉官方圖章
國姓鄉徽
國姓鄉位置圖
坐标:24°06′N 120°54′E / 24.1°N 120.9°E / 24.1; 120.9
國家 中華民國
臺灣省
上級區劃南投縣
下級區劃13159
政府
 • 行政机构國姓鄉公所
(立法機關:國姓鄉民代表會
 • 鄉長邱美玲國姓鄉鄉長列表)
面积
 • 总计175.7042 平方公里(67.8398 平方英里)
海拔566 公尺(1,857 英尺)
人口(2024年5月)(7,012戶)
 • 總計16,690人
 • 排名南投縣的第6位
 • 密度95人/平方公里(246人/平方英里)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郵遞區號544
戶政資料代碼10008100
毗鄰草屯鎮中寮鄉水里鄉魚池鄉埔里鎮仁愛鄉臺中市霧峰區太平區新社區和平區
網站https://www.guoshing.gov.tw/
國姓市區一景

國姓鄉臺灣客家語四縣腔:guedˋ xiang hiongˊ;海陸腔:gued siangˇ hiongˋ;大埔腔:guad^ siangˋ hiong+),舊稱「國姓埔」,位於臺灣南投縣西北部,北臨臺中市新社區和平區,東北鄰仁愛鄉,東鄰埔里鎮,南接魚池鄉水里鄉,西側由南到北分別與中寮鄉草屯鎮臺中市霧峰區太平區相鄰。境內居民以客家人為主(約佔七成),為南投縣最大的客家聚落。

歷史[编辑]

墾移民尚未至此前,只有當時活躍在此區的「大肚番」在烏溪對岸活動。明鄭時期鄭成功的左武衛劉國軒,率兵沿著烏溪往深山攻打「大肚番」,直到國姓一帶才停止並就地墾荒,並將駐營處稱為「國姓埔」。

清治時期咸豐年間,漢人陸續遷入埔里、國姓附近。光緒4年(1878年),台灣巡撫劉銘傳特給與霧峰林家林朝棟「林合」墾契,讓他在中路(今八通關古道)沿山招佃墾耕,並專賣全台樟腦,林為了保護腦丁,從東勢角(今臺中市東勢區)的馬鞍嶺至埔里社大坪頂之間闢設官道(同日據時期的台中隘勇線),沿途設碉壘柵並駐紮軍隊,吸引東勢客家人,從新社沿著官道進入國姓地區開發。

台灣日據時期初,陸續隸屬於臺灣民政支部臺中縣。1901年(明治34年),台灣總督府將台灣改為「二十廳」,南投廳成立後,國姓轄區隸屬於埔里社支廳北港溪堡與部份的埔里社堡。1920年台灣地方制度再改變,改為國姓庄,隸屬臺中州能高郡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日本台灣總督府轄區後,改為國姓鄉

地理[编辑]

地形[编辑]

國姓鄉位於南投縣西北部[1]:83,中央山脈西部衝上斷層山地西側[2]:5,北毗臺中市新社、和平兩區,西鄰草屯鎮與臺中市太平、霧峰兩區,東臨仁愛鄉、埔里鎮,南接中寮、水里、魚池三鄉。全境地形狹長,主要有山地、丘陵地、溪流、河岸沖積地與河階小平地等地形,四面群山圍繞,鄉境內中央地區地勢較低[1]:83。整體僅有溪流兩畔部分沖積地較為平坦,形成平地與丘陵,其餘因受河川侵蝕切割影響,地勢起伏較為陡急,海拔高度介於200至1,206公尺之間,少數山峰海拔高於1,000公尺[2]:5[1]:83

人口[编辑]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46 12,839—    
1951 15,936+24.1%
1956 20,505+28.7%
1961 24,929+21.6%
1966 30,023+20.4%
1971 33,076+10.2%
1976 30,796−6.9%
1981 28,905−6.1%
1986 28,157−2.6%
1991 26,177−7.0%
1996 25,339−3.2%
2001 23,401−7.6%
2006 21,776−6.9%
2011 20,351−6.5%
2016 19,098−6.2%
2021 17,557−8.1%
來源:
  1. 潘英海 2012,第45-46頁,第一章·總論
  2.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7-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根據南投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3年底國姓鄉戶數約7千戶,人口約1.7萬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石門村與大旗村,2023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904人與675人[3]

政治[编辑]

歷任首長[编辑]

鄉長
任次 姓名 備註
1 張登貴
2 張登貴
3 張登貴
4 何連
5 彭富順
6 陳元豐 過世
6 鐘金炎 代理
7 鍾勝義
8 鍾勝義
9 謝雙和
10 謝雙和
11 莫健明
12 莫健明
13 李增全
14 李增全
15 林福峯
16 林福峯
17 丘埔生
18 丘埔生
19 邱美玲 現任

鄉政組織[编辑]

國姓鄉公所是國姓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國姓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南投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國姓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3室等8個內部單位及3個附屬機關[5]

國姓鄉民代表會是國姓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國姓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國姓鄉民代表會共有11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4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四選區3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6]

行政區[编辑]

1 長豐村,2 長福村,3 北港村,4 長流村,5 石門村,6 大旗村,7 國姓村,8 乾溝村,9 福龜村,10 柑林村,11 大石村,12 北山村,13 南港村

現今國姓鄉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20年,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國姓庄屬臺中州能高郡[7]:202。國姓庄轄國姓、水長流、龜子頭、墘溝、柑子林、北山坑等6個大字[8]。1946年,改為「國姓鄉」,屬臺中縣能高區[7]:209、215。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國姓鄉改隸新成立的南投縣[7]:209。國姓鄉的行政區劃轄有國姓村、石門村、大旗村、長流村、長豐村、長福村、北港村、乾溝村、福龜村、柑林村、大石村、北山村、南港村等13個村[2]:1,共計159鄰。

節慶活動[编辑]

教育[编辑]

國民中學[编辑]

1956年9月4日,成立國姓初級中學。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國姓初級中學改制為國姓國民中學[9]:505。1969年12月9日,成立北山國民中學[9]:510。1975年8月1日,成立國姓國民中學北梅分部[9]:505-506、513。1979年8月1日,國姓國民中學北梅分部獨立為北梅國民中學[9]:506、513

國民小學[编辑]

  • 南投縣國姓鄉國姓國民小學
  • 南投縣國姓鄉北山國民小學
  • 南投縣國姓鄉長流國民小學
  • 南投縣國姓鄉福龜國民小學
  • 南投縣國姓鄉港源國民小學
  • 南投縣國姓鄉北港國民小學
  • 南投縣國姓鄉育樂國民小學
  • 南投縣國姓鄉長福國民小學
  • 南投縣國姓鄉南港國民小學
  • 南投縣國姓鄉乾峰國民小學

交通[编辑]

國道
省道
縣市道
鄉道
  • 投68線
  • 投80線
  • 投82線
  • 投84線
  • 投97線

旅遊[编辑]

九份二山-921地震爆發處

步道[编辑]

  • 北圳步道

名勝[编辑]

古蹟[编辑]

休閒娛樂[编辑]

  • 國姓驛站咖啡展售館:國姓咖啡業者大多沒有實體店面,很難拓展個人品牌知名度,而國姓驛站為國姓鄉重要地標,處於交通要地,附廣大停車空間,設有展售平台、設計體驗活動區、咖啡故事區等空間。
  • 百年茄苳神木老樹
  • 李董果醋莊園
  • 勇春農家
  • 阿坤香茅工坊
  • 新豐農場(冷泉米)
  • 九二咖啡故事館
  • 綠野仙境農場
  • 綠恩有機棉花農場
  • 泰雅渡假村
  • 北港溪沙八度假村
  • 神仙島遊覽谷
  • 北港田園花卉休閒園區
  • 北山養鹿天地休閒園區
  • 春水堂-秋山居(留香樓)
  • 逸和園檸檬居:以檸檬為主題,DIY體驗活動、食農教育場所、小木屋民宿

南投國姓咖啡景點:

  • 92向陽高山咖啡
  • 魔法咖啡
  • 鐵帽咖啡:山間藝術畫廊觀景視野,望山看景.情侶約會.悠閒下午茶
  • 山之寮咖啡
  • 百勝村咖啡莊園
  • 行者咖啡
  • [[逸和園檸檬宿:咖啡屋可眺望北港溪,另有無菜單下午茶可預約享用

露營區

  • 達雅奇跡星球(蘋果屋)
  • 聚合居露營區
  • 水長流露營區
  • 山嵐謐靜
  • 漾嵐山莊
  • 小胖露營區
  • 水秀農場
  • 逸和園檸檬宿

相關條目[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引用來源
  1. ^ 1.0 1.1 1.2 彭國棟 (编). 第二篇·地理篇. 《國姓鄉志》. 南投縣國姓鄉: 國姓鄉公所. 2012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2.3 潘英海; 張永楨 (编). 第一篇·總論. 《國姓鄉志》. 南投縣國姓鄉: 國姓鄉公所. 2012 (中文(臺灣)). 
  3. ^ 南投縣政府 人口統計資訊管理平台. 鄉鎮里鄰人口統計. 南投縣政府. [2022-10-17] (中文(臺灣)). [失效連結]
  4. ^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8-10].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中文(臺灣)). 
  5. ^ 公所簡介-組織圖. 南投縣國姓鄉公所. [202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30) (中文(臺灣)). 
  6. ^ 代表介紹-現任代表. 國姓鄉民代表會. [2021-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1) (中文(臺灣)). 
  7. ^ 7.0 7.1 7.2 江大樹; 曾士瑋 (编). 第四篇·政事篇. 《國姓鄉志》. 南投縣國姓鄉: 國姓鄉公所. 2012 (中文(臺灣)). 
  8. ^ 施添福 2001,第454-455頁.
  9. ^ 9.0 9.1 9.2 9.3 廖志輝 (编). 第七篇·教育篇. 《國姓鄉志》. 南投縣國姓鄉: 國姓鄉公所. 2012 (中文(臺灣)). 
書籍
  • 施添福等編纂. 第十二章·國姓鄉.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南投縣》. 南投市: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01. ISBN 957-01-2971-9 (中文(臺灣)). 
  • 潘英海等編纂. 《國姓鄉志》. 南投縣國姓鄉: 國姓鄉公所. 2012. ISBN 978-986-03-3577-4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