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走进联合国 南南贸易合作助力可持续发展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与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高级代表法蒂玛参加进博会咨商座谈会。
联合国新闻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与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高级代表法蒂玛参加进博会咨商座谈会。

进博会走进联合国 南南贸易合作助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今天首次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咨商座谈会,介绍进博会在促进南南贸易投资方面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与联合国机构为此开展的合作项目。与会者认为,南南贸易可发挥出巨大潜力,助力发展中国家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在今年1月发布的《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显示,对于低收入的脆弱经济体而言,国际收支平衡压力和债务可持续性风险正不断增大。特别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前景将受到沉重债务负担、高利率、日益增长的气候相关脆弱性等制约。

报告警告称,这些制约有可能会破坏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取得的成果,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让这些成果付之东流。

让贸易成为脆弱国家的增长引擎

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高级代表法蒂玛(Rabab Fatima)在当天的座谈会上强调,贸易可以成为这些国家重要的增长引擎,如果加以充分利用,还能够创造就业、减少贫困,并且在经济层面为妇女赋权。

但她同时指出,十多年来,最不发达国家在全球商品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一直停滞在1%左右;为此,这些国家需要获得更为强有力的全球支持与伙伴关系,以克服结构性障碍,从而有效融入区域和全球价值链。而在这一方面,南南合作与三角合作可以发挥关键的作用。

法蒂玛表示,中国已成为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进博会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认为,进博会通过组织知识和技术交流,帮助这些国家实现了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这样的努力值得高度赞赏。

南南贸易大有可为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哈提卜(Dima Al-Khatib)也在座谈会上发言。她指出,南南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已从2010年的约17%增加到2022年的21%;从贸易额来看,南南贸易在2022年已达到5.3万亿美元。

她同样强调,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加强贸易的便利化,同时促进投资,并且通过南南合作和三角合作分享信息和知识。

进博会咨商座谈会现场。
联合国新闻
进博会咨商座谈会现场。

中国支持联合国发展议程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座谈会上重申,中国一直是南南合作的坚定倡导者、支持者和实践者。他强调,中方积极落实联合国关于支持最不发达国家的相关倡议,已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98%税目输华产品零关税待遇;同时,也正是通过进博会,广大最不发达国家的很多商品得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千家万户,继而走向全世界。

他还指出,与进博会同期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以国际化和专业化的视角,围绕影响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粮食安全、数字和能源转型等热点难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贸发会议、工发组织、开发计划署等联合国机构通过参与或共同举办虹桥论坛分论坛等方式,有力支持了南南贸易投资和综合能力建设,帮助许多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减轻贫困、改善民生。

最不发达国家参与进博会

据进博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举办首届进博会以来,已有来自125个发展中国家的7500多家公司参展,其中包括来自42个最不发达国家的677家企业。据统计,平均每一届进博会都有近30个最不发达国家参与。

在座谈会上,来自各个联合国机构以及会员国的代表还观看了两段视频,了解到贝宁菠萝和秘鲁羊驼毛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博故事”。